2025年6月26日,上海市体育局、上海体育大学联合指导,上海体育国家大学科技园、上海劲远体育发展有限公司、上海体育大学MBA/MTA教学中心主办的“智慧场馆与未来体育生态——科技赋能运营创新研讨会”在上海体育国家大学科技园海尚园区城市体育会客厅圆满落幕。此次研讨会汇聚了百余名来自政府部门、知名高校、体育行业龙头企业、保险机构及行业协会的专家学者与业界精英,围绕智慧体育的前沿趋势展开深入探讨,标志着上海在推动体育科技创新及产业融合上迈出了重要一步。通过AI技术的赋能,市民如今可以通过手机一键预约,轻松享受家门口的智能化体育场馆,开辟了便捷、高效的健身新空间。
政府与高校联手,共绘智慧体育新蓝图
研讨会伊始,上海市体育局副局长许琦与上海体育大学校长毛丽娟分别发表开幕致辞。许琦副局长强调了科技赋能对上海建设世界级体育城市、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作用,并寄望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加速体育数字化转型的步伐。毛丽娟校长则从高校服务社会发展的角度,阐释了上海体育大学及国家大学科技园在培养体育科技人才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责任与使命,进一步为智慧体育生态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撑。
深度解析,领航体育产业发展趋势
在主旨演讲环节,几位业内专家就智慧体育的核心议题进行了精彩演绎。上海体育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李海教授以《“体育数字化”商业模式现状特征与趋势展望》为题,深入分析了大数据如何重塑体育产业的价值链,带来商业模式创新的新机遇。上海劲远体育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依琳女士则带来了《运动新主场,尽在“掌”握:“申势体育”小程序使用全攻略与魅力揭秘》的分享,详细展示了数字化平台如何通过连接用户、场馆与服务,打造便捷高效的体育生活新方式。上海体育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吴作好则聚焦《体育场馆智慧化的痛点、难点与机会点》,深入探讨了智能化升级中的挑战及发展机遇。
“申势体育”小程序上线,开启智慧服务新篇章
在热烈的掌声中,上海市体育局副局长许琦、上海体育大学校长毛丽娟与上海劲远体育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依琳共同启动了“申势体育”小程序的上线仪式。此举标志着上海智慧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突破,旨在为广大市民提供更便捷、智能的体育服务体验,如信息查询、场地预订和赛事参与等一站式功能,大幅提升城市体育服务能力。
产教融合,夯实体育科技人才基石
紧接着,活动现场举行了“产教融合实践基地”的揭牌仪式。上海体育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王珊珊与上海劲远体育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菊影共同为基地揭牌。此基地的设立将为校企协同育人提供高效平台,深度结合理论与实践,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体育科技专业人才,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战略合作签约,推动智慧体育产业协同发展
本次研讨会成果丰硕,现场见证了上海劲远体育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雅洁与上海体育国家大学科技园、聚巧堂体育、呈康体育、泓怡汇健身等一系列企业的战略合作签约仪式。这一系列合作标志着智慧体育产业在人才培养、区域协同、场馆智能化等关键领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为行业生态的繁荣注入了强劲动力。
高端论坛,共商体育行业协同发展之道
两场高质量的圆桌论坛引发了热烈的讨论与深刻的思考。第一场圆桌论坛《构建智慧体育生态的协同路径》由上海财经大学校友会创业与投资分会联席秘书长胡应洲主持,嘉宾们围绕跨区域协作、跨部门联动、产学研用结合等议题展开讨论,探索如何有效构建一个开放、共享、共赢的智慧体育生态圈。第二场圆桌论坛《科技赋能日常运营的实效突破》则由橙狮体育场馆大区总经理潘志高等一线运营管理者主讲,分享了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在提升场馆运营效率、优化用户体验、降低管理成本、创新服务场景等方面的成功案例,为行业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实践与创新,打造全民健身新平台
上海体育大学国家科技园总经理徐琳与上海劲远体育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依琳在现场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将继续优化小程序内容,提升场馆设施互动功能,打造出“体育产业创新中心”与“城市体育会客厅”的共赢模式,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的普及,助力构建一个全民共享的体育嘉年华。
沉浸式体验,探索未来体育发展之路
在活动的尾声,嘉宾们参观了上海体育国家大学科技园,并亲身体验了园区内孵化的体育科技创新成果与应用场景。大家直观感受到了科技如何深刻变革体育产业,带来无限的未来潜力。
上海体育国家大学科技园自2009年成立以来,致力于依托上海体育学院的学科优势,推动体育科技创新与企业孵化。如今,它已成为中国最大的体育产业集聚区之一,集聚了700余家体育企业,孵化了多个优质体育科技项目,助力体育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
此次研讨会正值全民健身运动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恰逢其时,不仅是一次智慧思想和发展路径的碰撞,更是一次凝聚共识、推动合作的实践行动。通过政府、高校、企业和行业机构的深度对话与合作,上海的智慧体育新生态将为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李玉 上海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