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与序列
由精氨酸 - 甘氨酸 - 天冬氨酸 - 丝氨酸 - 脯氨酸 - 半胱氨酸(单字母序列:GRGDSPC)组成的六肽,C 端含半胱氨酸(Cys),可通过巯基(-SH)形成二硫键或与载体(如纳米颗粒、脂质体)共价偶联,N 端为游离氨基。
作用机理
靶向整合素:核心序列 RGD(Arg-Gly-Asp)可特异性结合细胞表面整合素受体(如 αvβ3、αvβ5),常见于肿瘤血管内皮细胞、肿瘤细胞及新生血管,介导细胞黏附、迁移与信号传导;
应用场景:作为主动靶向配体,修饰于药物递送系统(如脂质体、纳米胶束)表面,引导载体聚集于整合素高表达的肿瘤组织,提高局部药物浓度。
研究进展
已用于构建 RGD 修饰的载药系统:如搭载阿霉素的 RGD - 脂质体,在荷瘤小鼠中显示肿瘤靶向效率较未修饰组提升 2-3 倍 [1];
与成像技术结合:偶联荧光探针或核素(如 99mTc)用于肿瘤 PET/CT 显像,评估整合素表达水平 [2];
优化方向:环化修饰(如 c (RGDfK))可增强与整合素的亲和力及体内稳定性,GRGDSPC 的巯基可进一步修饰为双硫键环化结构 [3]。
溶解与保存
溶解性:易溶于水、稀酸 / 碱溶液,巯基在中性水溶液中易被氧化,建议溶解时添加少量还原剂(如 DTT,终浓度≤1mM);
保存条件:-20℃冻干避光保存,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溶解后分装保存于 - 80℃,避免反复冻融。
相关靶向肽
RGD 衍生物:c (RGDfK)、c (RGDyK)(环化 RGD 肽,亲和力更高)、iRGD(含 RGD 的穿透肽,序列 CRGDKGPDC);
双靶点肽:RGD 与 NGR(天冬酰胺 - 甘氨酸 - 精氨酸)联用,同时靶向整合素与氨肽酶 N,提升肿瘤穿透效率 [4]。
参考示意(非标准文献格式,仅作方向参考)
[1] Chen et al. (2019). Biomaterials.
[2] Wang et al. (2021).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
[3] Kessler et al. (1992).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4] Li et al. (2020).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注:完整文献需通过 PubMed、ScienceDirect 等数据库检索 “GRGDSPC”“RGD peptide targeted delivery” 等关键词获取)
所有产品仅用作实验室科学研究,不为任何个人用途提供产品和服务。
产品信息来源:楚肽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