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性疾病治疗正经历从症状控制到病因干预的范式转变,爱思益普的核受体靶点平台以40+受体筛选体系,为这一转型提供关键技术支撑。平台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可精确量化化合物对PPARγ、FXR、LXR等核受体的转录调控活性,检测灵敏度达pM级别。在2型糖尿病药物研发中,PPARγ激动剂ESP-001在3T3-L1脂肪细胞模型中展现出优异特性:其EC50值为12nM,较罗格列酮降低50%,且不诱导脂肪细胞分化,避免了传统药物的心血管副作用。
平台创新性地将核受体检测与表观遗传学分析结合。某FXR激动剂在临床前因肝毒性受阻,通过ChIP-seq技术发现其可特异性结合CYP7A1基因启动子区,抑制胆汁酸合成关键酶表达。经结构优化后的ESP-FXR-02,在NASH猴模型中使肝纤维化面积减少58%,成为首个进入III期临床的FXR靶向药物。对于LXR受体这类“双刃剑”靶点,平台开发的“核受体-代谢通路”关联分析系统,成功将某LXR激动剂从胆固醇升高风险中解救,通过激活ABCA1转运体促进胆固醇外排,在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中使斑块体积缩小30%。
技术转化成果显著:平台已支持10余个核受体靶向药物进入临床,其中PPARδ激动剂ESP-PPARδ-01因可提升运动耐力,被FDA授予“突破性疗法”认定。这些突破源于平台建立的“细胞模型-动物模型-临床样本”验证链条,确保候选药物从实验室到病床的平稳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