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宝安教育工会)
当AI算法遇上农业园艺
当激光切割碰撞服装设计
劳动课程的科技基因被焕发出来
快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带你见识“新技术应用”劳动项目!
2025年6月17日,由深圳市宝安区教育科院主办,宝安教育基地和航瑞中学联合承办的“万师晒好课”——科技融合劳动教育教学展示活动圆满举行。本次活动由区教科院专业指导,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教育基地提供资源保障,航瑞中学积极落实课程教学与学生实践,三方通过紧密配合,形成了区域内资源共建共享共研的教研模式。此次活动基地教师与学校老师同台授课,呈现了区域在初中阶段劳动教育创新实践方面的阶段性进展。
项目以航瑞中学校园植物健康养护的
真实问题为驱动
引导学生化身“绿植小侦探”与“AI科技先锋”
01
问题驱动创新
植物健康调查与AI创业实践
校园农业公司合同到期后不再续约
学校的农场以后怎么管理?
校园绿植因缺乏专业照料
出现各种情况
同学们化身“植物小医生”
对校园绿植展开全面“体检”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
人手不足成为一大难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
同学们前往讯飞 AI 科技馆寻求答案
在科技馆体悟到
科技数据可以为农业生产劳动
赋予神奇力量
科大讯飞AI馆参观
参观完展馆后,同学们深受到启发
准备模拟组建“AI农业科技公司”
基于对校园植物现象的深入调研
他们敏锐地意识到“问题即需求”
02
科学检测与AI诊疗植物急诊室
植物健康调查与AI创业实践
于是,学生们学习如何提问题
创新性地把中医智慧引入劳动课堂
运用科学检测与AI诊疗技术
对校园里的植物进行救治
植物“四诊法”
03
云端生命听证会连线农业专家
植物健康调查与AI创业实践
形成初步的 AI 植物救治
与农场管理方案后
同学们为了验证方案的可行性
通过视频连线植物专家
请教专家对方案进行论证
宝安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教育基地 杨武老师
宝安区航瑞中学 刘敏芳老师
同学们经过了一个完整劳动项目
对校园问题产生系统的思考
关注农业生产发展、技术发展
感受新时代农业劳动的职业特点
也为校园农场未来的
智能化管理探索出一条新路径
航瑞中学八年级学子化身“冰川守护者”
依托“产”“学”“研”“秀”四维一体课堂
开启了一场科技
环保与艺术交融的沉浸式创作之旅
01产
大族激光智造探秘
在 “产” 的实践环节
同学们首站探访大族激光
亲眼目睹激光切割机
快速将布料精准切割、雕刻成型
深刻体会到科技如何转化
为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02学
激光切割技术体验与应用
宝安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教育基地 袁捷敏老师
同学们亲自操控大族激光切割设备
运用模块化单元片设计理念
将图纸上的构想精密切割成实体部件
03研
模块化智造设计与创意拼接
模块化拼接
宝安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教育基地 李玉老师
“就像组装未来战甲!”
孩子们兴奋地将 1000余片切割件
凭借几何模块思维进行立体拼装
在实践中感受工业 4.0
可拆卸、可循环设计理念的魅力
赋予服装创作环保属性
与科技的美感
04秀
冰川叙事科技时装秀
随着冰川消融音效渐起
“未来设计师们”带着精心创作的
作品压轴亮相
作品采用可拆卸重组设计
实现“一衣多穿”
而渐变蓝白的模块巧妙模拟消融的冰峰
既展现了科技的精妙
又表达了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现场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正是对这此劳动成果最高的赞誉
两节课程结束后,宝安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教育基地劳技部卓翊深老师分享教育基地“1+N+X”区域劳动教育模式创新成果。宝安教育基地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校企合作建设“生命教育”“激光技术”“现代农业”“智慧城市”“新能源”五大主题体验馆,开发“AI+园艺”“激光技术+服装设计”等特色课程,实现师资、设备和场景的深度融合。该模式依托基地的专业与资源优势,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体验劳动价值、培育核心素养,形成“基地搭台、校企联动、学生受益”的良性循环。
深圳市宝安区孝德学校劳动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宝安区劳动教育兼职教研员张继林老师高度评价了此次活动。他指出航城学校的老师们极具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这两节课例链接社会,聚焦问题,让学术形成整体筹划思维,是“技术服务育人目标、劳动过程凸显高阶思维、跨学科整合回归生活逻辑”的生动样板。最后,张老师深情期许:“技术是翼,育人是魂。期待各个学校,助力每一个孩子在劳动中塑造自己!
科技浪潮奔涌不息,劳动教育创新永不止步。宝安区将继续探索更多元、更开放、更具未来张力的劳动教育新形态,构建可复制推广的智慧劳动教育生态体系,同时着力培育兼具工匠精神与创新思维的师资队伍,让科技赋能真正转化为育人效能。
文字:李玉、卓翊深
审核:魏明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