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3日,来自省工信厅的消息引发了制造业和数字化领域的广泛关注。近年来,通过“面线点”结合、省市县联动等多元举措,我省传统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成果显著。截至目前,全省关键业务环节实现全面数字化的企业比例已经达到51.1%,提前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目标。这不仅仅是一串亮眼的数据,更是我省经济结构向数字经济转型升级的鲜明标志。
据悉,在过去三年里,全省制造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累计兑现政策资金超10亿元,带动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改造投入近50亿元,惠及企业601户次。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获评国家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牡丹江、佳木斯、鸡西成为省级试点城市。与此同时,绥棱数字经济产业园、深哈产业园科创总部等专业园区建设成效突出,为全省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研发设计和生产制造环节,全省已建成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335个,企业生产效率平均提升20%以上。32户企业入选工信部数字化转型相关试点示范,4户企业获批全国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三年来累计认定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示范标杆150个,“智改数转网联”项目实施741个,占全部技改项目的25.2%。转型后,企业产品研发周期平均缩短30%,生产成本降低超10%。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数字技术正深度赋能传统产业,而企业的数据资产——包括生产数据、研发数据、客户信息、供应链数据等——正逐渐成为推动企业创新和竞争力提升的重要资源。如何让这些无形的数据资产进入财务报表并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成为摆在管理者和会计人员面前的新课题。
数据资产入表与会计行业变革
随着数字经济浪潮席卷全球,数据已经被视为与土地、资本同等重要的核心生产要素。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数据资产的价值日益显著。无论是智能工厂的运营数据,还是研发环节生成的技术资料,这些数据不仅具有巨大的潜在经济价值,更是企业未来创新发展的核心基础。
然而,如何科学、规范地将这些数据资产进行确认、计量,并纳入财务报表,是当前会计行业必须直面的新挑战。以往,会计核算主要聚焦于有形资产如固定资产、存货,以及传统的无形资产如专利、商标等。而数据资产作为新兴无形资产,其独特性决定了其确认和计量需要新的理论和方法。例如,不同类型的数据资产如何评估价值?数据资产的使用寿命如何界定?数据安全合规风险如何反映在财务报告中?这些问题对现有会计体系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全省51.1%的企业已实现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的背景下,企业手中的数据资产体量迅速增长,数据资产入表已不再是“前沿话题”,而是企业管理与资本运作的现实需求。无论是引入投资、申请贷款还是上市融资,企业都希望能够让自身的数据资产得到市场认可,并以合理价值体现在报表之中,为自身争取更多发展机会。 数据资产入表的重要意义
推动数据资产入表,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的透明度和管理水平,更能促进数据要素市场的健康发展。从宏观层面看,数据资产入表为政府制定产业政策、优化资源配置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壮大。
对于企业而言,将数据资产纳入财务报表,可以增强企业的资本实力,提高融资能力。在当前银行和投资机构对科技创新型企业越来越重视无形资产评估的背景下,拥有可量化、可披露的数据资产,无疑将为企业打开更多资本市场的大门。同时,数据资产入表还有助于企业强化内部管理,对数据资源进行更为系统化、专业化的运营和保护,避免因管理不善导致的数据泄露和损失。
此外,数据资产入表能够推动相关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例如,在全省已有335个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落地的基础上,通过规范的数据资产管理,各类企业能够实现高效协作与资源共享,加快创新成果转化速度,提高整体产业竞争力。
现状与挑战:缺乏专业人才成为瓶颈
尽管数据资产入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仍面临诸多困难。首先是理论体系尚不完善。当前国内外对于数据资产确认、计量、披露等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会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完全跟上产业发展的步伐。
更为关键的是专业人才短缺。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会计人员主要接受的是传统财务会计教育,对数据资产相关知识了解甚少。在面对复杂的数据类型、多样的数据来源以及动态变化的数据价值时,传统会计方法难以胜任。例如,在全省601户次企业完成数字化升级改造过程中,大量新型数据资产诞生,但如何对其进行准确评估和规范管理,却缺乏具备跨学科背景的人才队伍。
此外,行业实践经验有限。由于数据资产入表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从业者普遍缺乏成熟案例和操作指南,导致实际工作中容易出现标准不一、口径不清等问题。这不仅影响了财务报表的公信力,也制约了数据要素市场的发展壮大。 在这样的背景下,培养具备系统性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数据资产会计师成为行业迫切需求。只有通过系统培训和专业认证,才能让更多会计人员具备应对数字经济时代挑战的能力,为企业乃至整个社会创造更大价值。
新职业亮相:数据资产会计师(DACPA)
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数据资产会计师”(Data Asset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简称DACPA)这一全新职业应运而生。作为跨足会计、信息技术、法律合规等多个领域的高端复合型人才,数据资产会计师肩负着推动数据资产管理规范化、标准化以及价值最大化的重要使命。
数据资产会计师不仅要掌握传统财务会计知识,还需要具备大数据分析、信息系统安全、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专业技能。他们能够协助企业梳理、分类、评估各类数据资源,对数据资产进行科学确认和合理计量,并根据最新政策法规编制规范的财务报表。同时,他们还需要为企业提供数据合规风险防控建议,确保数据流通和交易过程中的安全与合法合规。
在全省数字化转型不断提速的大环境下,无论是智能工厂建设还是中小企业数字升级,数据资产会计师都将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伙伴。他们帮助企业挖掘“沉睡”的数据价值,把看不见摸不着的信息资源变成切实可用的经济资源,为企业创新发展注入新动力。 数据资产会计师考试:开启专业成长新通道
面对巨大的人才缺口和行业需求,专门针对数据资产管理从业者以及财务、会计相关人员的数据资产会计师考试应运而生。这项考试是面向全社会开放的专业水平评价认证,目前在全国35个主要城市均设有考点,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哈尔滨等核心城市,为广大考生提供了便捷的考试服务。 考点城市具体如下:
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深圳、西宁、兰州、长沙、西安、长春、沈阳、大连、武汉、海口、银川、郑州、太原、合肥、杭州、南宁、贵阳、成都、昆明、南京、南昌、济南、青岛、福州、厦门、石家庄、乌鲁木齐、哈尔滨、呼和浩特、拉萨。
考试体系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既适合刚刚涉足数据管理领域的新手,也适合有一定经验、希望进一步提升专业能力的在职人员。考试教材包括通用教材《数据资产会计管理理论》和分级教材《数据资产会计管理实务(初、中、高级)》,内容涵盖了从基础理论到实际操作所需的各类知识点,为考生系统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报名唯一渠道为“数据资产会计师考试网”,考试安排将于近期公布。考生可在考前一周自行下载并打印准考证,按时参加考试。通过科学完善的考试体系和权威认证机制,有望培养出一批懂技术、懂管理、更懂法律合规的数据资产会计师,为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展望未来:数字经济呼唤更多专业人才
随着全省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率突破五成,“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加速融合,未来三到五年必将有更多行业和领域涌现对高素质数据资产会计师的需求。不仅仅是制造业,各类服务业、金融业甚至公共管理领域,都需要专业人才来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对于有志于投身数字经济浪潮的人才来说,把握住“数据资产会计师”这一新兴职业,就是把握住未来发展的主动权。从系统学习到实战应用,从理论研究到标准制定,每一步都是对自我能力的升级。相信随着行业标准逐步完善以及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我国将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建立起规范、高效的数据资产管理体系,为实现新质生产力跃升贡献坚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