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安市舒城县干汊河镇靠山村,代元生态养殖基地宛如一座 “智慧城堡”,这里的蛋鸡正享受着令人称羡的 “智慧生活”。步入鸡舍,恒温系统如同贴心的 “空气管家”,将环境温度牢牢锁定在 21℃ - 23℃,仿佛为蛋鸡们定制了专属的 “四季如春”。物联网传感器密布在鸡舍各个角落,像无数双敏锐的 “电子眼”,24 小时不间断监测着温湿度、氨气浓度等数据,一旦某项指标出现波动,便会立即 “拉响警报”,通知系统自动调节通风、供暖设备,确保鸡舍时刻保持最佳状态。
智能投料机更是科技感十足,它宛如一位技艺精湛的 “美食调配师”,通过预设程序精准计算每只蛋鸡所需的营养配比。玉米粒、豆粕等主料与富含叶黄素、硒元素的营养添加剂,在传送带上有序混合,随后以秒级精度被投放到每个食槽。随着机械臂有节奏地摆动,饲料均匀洒落的声音,如同奏响一曲欢快的 “喂食交响乐”。企业负责人熊代元指着中控屏上实时跳动的数据,自豪地介绍:“我们现在是人管设备、设备养鸡,这套智能系统就像给鸡舍安上了‘智慧大脑’,每个环节都实现了自动化、精准化,人力成本比以前大幅降低,效率却比传统养殖提高不少。”
为了让蛋鸡产出的鸡蛋品质更优,企业与中国农科院饲料研究所深度合作,研发出专属饲料配方。在饲料调配车间,先进的混合设备匀速运转,将精心挑选的原料充分融合,每一粒饲料都饱含着科技的 “养分”。这些经过科学配比的饲料,不仅能满足蛋鸡生长所需,更赋予了鸡蛋独特的营养价值。经检测,产出的富硒鸡蛋在硒含量、叶黄素含量等指标上,明显高于市面上的常规鸡蛋,成为市场上的 “抢手货”。
养殖业常见的粪污问题,在这里也借助科技手段得到了妥善解决。在政府投入 300 万元乡村振兴衔接资金的支持下,企业建成了全自动化有机肥车间。鸡粪通过密闭管道被输送至发酵设备,就像进入了一座 “魔法工厂”。在高温、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原本令人头疼的粪污摇身一变,成为了颗粒饱满、肥力十足的高端有机肥。熊代元感慨道:“过去清理粪污倒贴钱,现在一吨能卖 400 元到 1000 元,科技不仅解决了环保难题,还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
如今,代元生态养殖基地蛋鸡养殖规模达 10 万只,年产鸡蛋 1650吨,年销售额突破 500 万元。从 “会养鸡” 到 “慧养鸡”,科技让传统产业脱胎换骨。熊代元望着智能化鸡舍,信心满满地表示:“下一步要让‘靠山代元鸡蛋’走向全省!” 代元生态蛋鸡养殖基地的实践证明,给农业装上 “科技芯”,土特产也能做成大产业。随着越来越多农民从 “汗水农业” 迈向 “智慧农业”,广袤田野必将涌现更多增收致富的精彩故事。(曹少维,巢圣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