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热成像技术,如同赋予人类“感知温度”的视觉,通过捕捉物体散发的红外辐射,将不可见的温度分布转化为清晰的图像。
这项技术正深刻地改变着我们观察和理解世界的方式,从工业设备的精密检测、安防监控的穿透洞察,到智能环境的高效控制,其应用日益深入生活与生产的方方面面。本文将带您了解红外热成像的基础原理、核心波段特性及其广泛的应用前景,探索这项技术如何将无形的热能转化为有价值的洞察。
什么是红外辐射?
红外辐射(或称红外热辐射)具有显著的热效应。任何温度高于绝对零度(0 K, -273.15℃)的物质都会持续辐射红外线。其频率低于可见光,肉眼无法直接观察。
图1
在光谱分布上,红外光谱位于可见光谱(0.4μm - 0.8μm)之外,波长范围通常在0.8μm至50μm之间。波长(λ)与频率(f)的关系由光速(c ≈ 3.0×10⁸ m/s)决定:λ = c / f。例如,可见光频率范围约为4×10¹⁴ Hz至8×10¹⁴ Hz。
红外辐射与大气窗口
地球大气层中的各种气体会选择性吸收红外辐射。只有特定波段的红外线能有效穿透大气,这些透射率较高的波段被称为“红外大气窗口”。
图2
主要的大气窗口分布在:
短波 (SWIR): 0.7~2.5μm
中波 (MWIR): 3~5μm
长波 (LWIR): 8~14μm
非制冷型长波红外探测器的工作波段即为8~14μm。
红外热像仪核心组件
红外热像仪通过以下关键部分协同工作:
红外镜头: 收集并聚焦目标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
红外探测器组件: 核心部件,将聚焦的红外辐射能量转换为可测量的电信号。探测器类型(如微测辐射热计、热电堆)和性能直接影响成像质量。
图3
电子处理单元: 对探测器输出的电信号进行放大、滤波、数字化等处理。
显示组件: 将处理后的数字信号转换为可视化的热图像。
软件算法: 至关重要,负责图像处理、温度计算与标定、伪彩色映射、数据分析(如区域测温、高温报警)等。例如,在智能环境监测领域,浮思特FST-M5K105-E32红外热像模组就先进的AI算法能赋予模组更强的环境适应性和智能判断能力。
近红外 (NIR: 0.8μm~1μm)
紧邻可见光波段,人眼不可见。
成像特性类似可见光,主要依赖反射光,能提供比可见光更丰富的细节信息(尤其在特定材质下)。
应用: 得益于CMOS传感器的良好兼容性,配合红外补光,广泛应用于安防监控夜视、手机人脸识别增强等场景。
短波红外 (SWIR: 通常指 ~1μm - 3μm)
成像机制类似可见光和NIR(反射为主),形成具有明暗对比和阴影的图像。
能穿透雾气、薄烟及硅材料,对水分敏感,可穿透普通玻璃和塑料。
图4
可探测高温目标(500°C - 3000°C)。
应用: 透烟雾/雾霾监控、工业机器视觉(检测、分拣、质量控制)、半导体检测、军事侦察。
中波红外 (MWIR: 3μm~5μm)
优势:
高灵敏度/分辨率: (制冷型)热灵敏度NETD <20mK,细节分辨力优异。
强大气穿透: 在3-5μm窗口透射率高,受雾、烟尘干扰小,适合远距离观测。
抗日光干扰: 比LWIR更少受强烈阳光反射影响,白天图像更稳定。
宽动态范围: 适应高低温目标同时成像。
快响应速度: (制冷型)可实现高帧率(如100Hz)。
图5
缺点:
成本高昂: 需搭配斯特林制冷机,价格通常是非制冷型的5-10倍。
体积大、功耗高: 设备笨重,需预热(几分钟),便携性差。
环境适应性受限: 制冷机在极端环境可靠性可能降低。
维护复杂: 制冷机有寿命限制(约10,000小时),需维护更换。
应用: 高端机器视觉、气体泄漏检测、环境监测、导弹制导、机载红外搜索跟踪(IRST)。
长波红外 (LWIR: 8μm~14μm)
优势:
无需制冷,成本低: 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亲民。
环境适应性强: 工作温度宽(-40°C ~ +85°C),启动快(无预冷),抗振,耐恶劣环境。
低功耗、长寿命: 功耗可低至<1W(如手机集成),探测器寿命长达100,000小时,维护成本低。
全天候工作: 不受光照影响,具有一定穿透烟雾/尘埃能力(弱于MWIR),是夜视和搜救主力。
缺点:
灵敏度较低: NETD 通常 30~50mK,细节分辨力不及制冷型,高温目标易过曝。
帧率较低: 通常 ≤60Hz,不适合超高速场景。
易受环境干扰: 强日光反射(水、玻璃)、雨雾高湿环境会影响性能。
远距离衰减大: 大气中水汽、CO₂吸收导致长距离(>1km)传输衰减显著,效果弱于制冷中波。
应用:
民用: 建筑节能诊断、电气设备预防性维护、医疗测温、安防监控、无人机夜视、消防搜救、智能家居与环境控制(如HVAC系统的室内环境监测与优化)。
图6
军用: 单兵夜视装备、低成本侦察设备。
智能控制实例: 在空调室内环境智能监测领域,浮思特FST-M5K105-E32为代表的高性能CMOS红外热电堆感应模组得到了广泛应用。该模组集成了5000像素高性能红外探头和专业工艺制程控制,其核心优势在于搭载了自有知识产权的边缘自学习AI软件算法。
该算法能够智能适应不同的室内环境特征(如空间布局、热源分布变化),动态分析环境状态,为空调控制器提供精准的感知输入,从而实现更智能、高效的温控与节能策略。这种结合深度行业应用的AI算法,为红外感应模组在智能环境控制中提供了独特的技术价值与可靠性保障。
浮思特科技深耕功率器件领域,为客户提供IGBT、IPM模块等功率器件以及单片机(MCU)、触摸芯片,是一家拥有核心技术的电子元器件供应商和解决方案商。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图源及内容来自网络,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使用,不代表本号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END
关于我们:深圳市浮思特科技有限公司立于2008年,位于深圳市龙华区,是一家专业从事功率器件、半导体元器件供应和应用方案开发业务的企业,长期并将持续追求核心技术,曾被评选为深圳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专精特新企业。公司长期专注4大产品线:新能源、电动汽车及充电桩、家用电器、触控显示,且均已有不同程度的方案沉淀,为客户提供从方案研发到选型采购的一站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