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聚焦智慧电厂数字化转型,旨在通过技术架构升级与应用整合,解决传统电厂面临的效率、安全及管理难题,推动行业向智能化、高效化发展。
发电行业信息化演进与现状
发电企业信息化历经五个阶段,从机组单元级自动监测发展至自主高效的智慧型企业。当前发电集团存在信息孤岛问题,总部、分公司与电厂间信息交互不畅,传统IT架构面临业务上线慢、运维效率低、资源利用率不足等挑战,亟需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突破。
智慧电厂技术架构
超融合电厂云
采用“软件定义+超融合”架构,融合计算、存储、网络和安全资源,形成资源池。优势显著,业务上线周期从月级缩至天级,运维效率提升,空间节省77%、功耗降低26%,且支持在线扩容与数据快速重构,可靠性达11个9。
物联网平台
构建全面感知、可靠传输、智能处理的物联网体系,集成RFID、WLAN等技术,实现人员定位、环境监测、设备管理等功能,如通过智能手环监测人员生理数据,结合电子围栏保障作业安全,提升运检效率。
智能监控与安全体系
部署鹰视系统,通过雷达扫描与协议指纹识别,实时监控网络接入设备,阻断非法终端,生成资产报表,保障网络安全;智慧机房实现环境、能耗、资产的智能化管理,对比传统机房,在安全性、可靠性和建设周期上优势明显。
核心应用场景
智能运检
将“两票三制”电子化,借助移动终端与定位技术,实现工作票、操作票的数字化管理与巡检过程监控,提升操作规范性与效率。
智能仓储
运用RFID技术,实现资产实时定位与盘点,无源标签适用于出入库核对,有源标签支持实时监控,解决资产查找难、盘点慢的问题。
智慧管理
整合MIS、SIS、DCS系统,构建统一数据平台,实现生产数据、财务、物资等信息的共享与分析,辅助竞价决策、成本优化,如通过大数据分析预测电网需求与发电成本。
实施价值与展望
该方案通过技术融合与流程优化,助力电厂实现“更简、更快、更省”的转型目标,提升安全生产水平与运营效率。未来,智慧电厂将依托工业互联网,向自主决策、全流程智能化方向发展,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知识产权、数据隐私,只做内容的收集、整理及分享,报告内容来源于网络,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如对报告内容存疑,请与撰写、发布机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