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型腔表面状态直接影响塑料制品脱模效果,磨粒流抛光通过柔性磨料冲刷型腔表面,能准确改善其光洁度与微观形态,从根本上解决脱模难题。
磨粒流抛光利用黏性介质携带磨粒,在压力作用下反复流过型腔复杂曲面,实现均匀抛光。经处理后,型腔表面粗糙度可降至 Ra 0.02μm 以下,减少塑料熔体与型腔的摩擦力。同时,抛光过程能消除电火花加工后的硬化层与微裂纹,避免塑料冷却收缩时因表面粗糙产生的 “咬合” 现象,使制品脱离更顺畅。
对于异形型腔或深腔结构,传统抛光难以触及的死角,磨粒流可随型腔轮廓自适应填充,确保所有成型面光洁度一致。例如汽车内饰件模具的深槽部位,经抛光后,塑件脱模阻力可降低 40% 以上,减少因强行脱模导致的变形与刮伤。
抛光后的型腔表面形成光滑的流线型微观纹理,能减少塑料熔体流动阻力,使熔体填充更均匀,冷却收缩更一致。这不仅降低脱模时的应力集中,还能减少脱模剂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避免残留脱模剂影响塑件外观。
工艺上需根据型腔材质选择磨粒类型:钢质模具可选碳化硅磨粒,铝合金模具宜用氧化铝磨粒,通过调整介质黏度与压力参数,在保证抛光效果的同时避免型腔尺寸偏差。
经磨粒流抛光的模具型腔,可使塑料制品脱模效率提升 30%,废品率降低 25%,显著延长模具使用寿命,尤其适合精密塑件与复杂型腔的批量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