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外囊泡(EVs)携带着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活性成分,能够反映其母细胞的生理状态,并在介导复杂的细胞间信号传递中发挥重要作用。利用这些独特的特性,研究人员已经探索了其在细胞治疗、非侵入性活组织检查和组织再生中的潜在应用。因此,标准化和可扩展的EVs生产与纯化方法对于临床应用和治疗环境很重要。
图为细胞外囊泡(EVs)生成与分泌的途径。来源于文章:Chem Rev. 2018 Jan 31;118(4):1917–1950. doi: 10.1021/acs.chemrev.7b00534
传统的生产和分离方法产量有限,制约了EVs的潜力。Huang等人近期的综述中介绍了提高EVs生产的策略,主要包括优化细胞产量、扩大培养规模,以及探索非哺乳动物和人工合成囊泡等替代生产来源,还阐述了通过调节培养参数、培养基成分及外部刺激来控制细胞培养,以提升EVs的生产效率。其中生物反应器是 EVs 规模化生产的重要部分,VW垂直轮式生物反应器通过调控 3D 培养、剪切应力(如 20 dyn/cm² 促进 EVs 分泌)、pH 和氧浓度提升产量,且其可扩展性(至 500 L)及模块化控制(如温度、营养供给)使其成为临床转化优选方案。详细内容可参考原文:Huang et al. Emerging technologies towards extracellular vesicles large-scale production. Bioactive Materials 52 (2025) 338–365
以下简要总结了几篇不同来源细胞胞外囊泡(EVs)生物制造研究,这些生物制造的 EVs 展示出功能优势——促进体外和体内模型的恢复。这为神经病学及其他领域的无细胞疗法开辟了令人兴奋的可能性!
1、人类前脑类球体-EVs对在垂直轮生物反应器中生物制造的人前脑类球体(forebrain spheroids)衍生细胞外囊泡(EVs)进行特征分析
该研究探索了 Vertical-Wheel 生物反应器(VWBR)中人类前脑类球体来源的细胞外囊泡(EVs)的规模化生产及其特性。通过对比动态培养的iPSC衍生3D聚集体、使用Synthemax II微载体培养及静态聚集体培养3种条件下产生的前脑类球体,发现微载体培养的前脑类球体生长速率更高,其 EVs 产量较静态聚集体提升 240–750 倍,动态聚集体次之。EVs 尺寸在不同培养条件下无明显差异,但微载体和动态聚集体来源的 EVs 富含促进轴突引导、抗凋亡、清除活性氧及调节免疫反应的蛋白质与 miRNA(如 miR-302a、miR-21)。功能实验表明,这些 EVs 可调节氧糖剥夺模型中的细胞代谢,降低凋亡水平,并在体外中风模型中促进神经恢复。研究证实,VWBR 的动态微环境通过调节细胞代谢和 EVs 生物发生基因表达,明显提升 EVs 产量与治疗相关 cargo 含量,为缺血性中风等神经系统疾病的 EVs 疗法提供了可规模化的生物制造系统。
图为该篇文章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接种方案示意图、分化时间表和实验设计示意图。
Agg,指在VWBR中培养的聚集体;MC,指在VWBR中附着在Matrigel涂层微载体上的细胞;6-well,指在6孔板中作为静态培养的聚集体。
详细内容参考原文章:Liu et al. Profiling biomanufactur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of human forebrain spheroids in a Vertical-Wheel Bioreactor. J of Extracellular Bio. 2024;3:e70002.
2、iPSC-EVs在垂直轮式生物反应器中3D培养人类多能干细胞生成细胞外囊泡(EVs)
文中利用新型 Vertical-Wheel 生物反应器(VWBR)规模化生产人诱导多能干细胞(hiPSC)分泌的细胞外囊泡(EVs)。研究在 VWBR 中对比了 hiPSC 的三维聚集体与微载体培养模式,并用 mTeSR 和 HBM 培养基培养后收集 EVs。
图为垂直轮生物反应器中诱导多能干细胞3D扩增的示意图,含不同培养条件的设置
结果显示,微载体培养的 EVs 产量较聚集体培养高 17-222 倍,且 mTeSR 培养基可使 EVs 产量提升 2.7-3.7 倍,所获 EVs 尺寸更小(约 115.7 nm),富含抗凋亡蛋白及 Wnt 通路相关 miRNA(如 miR-302、miR-21)。同时,结果表明几个EVs生成相关基因受培养条件的影响,而在mTeSR培养基中使用微载体培养可能是对EVs生成刺激较强的条件。功能实验表明,该 EVs 可促进小胶质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向抗炎 M2 型极化。此研究建立了可靠有效的hiPSC-EVs 生产platform,其低剪切力培养体系适用于规模化生产,EVs 成分在神经保护、抗衰老及免疫调节中具潜在价值,为中风、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细胞外囊泡疗法转化提供了实验基础。详细数据可查看原文章:Muok et al. Extracellular vesicle biogenesis of three-dimensional human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n a novel Vertical-Wheel bioreactor. J of Extracellular Bio. 2024;3:e133.
3、hMSC-EVs在垂直轮式生物反应器中扩大MSCs生产,提高了细胞外囊泡的分泌和cargo谱
这篇2023年的研究探索了新型 Vertical-Wheel 生物反应器(VWBR)规模化培养人间充质基质细胞(hMSCs)对细胞外囊泡(EVs)分泌及成分的影响。在 0.1L 和 0.5L 反应器中,hMSCs 通过微载体培养于 25–64 RPM(0.1–0.3 dyn/cm² 剪切应力),相比 2D 培养,EVs 分泌量提升 2.5 倍,且 EVs 中 miR-10、19a、21、132 等促血管生成和神经保护相关 miRNA 明显上调。蛋白质组学显示,EVs 富含代谢、自噬及 ROS 调控蛋白,与 2D 培养组相比差异明显。0.5L 反应器验证了系统可扩展性,EVs 促进人成纤维细胞伤口愈合能力优于 2D 组。研究表明,VWBR 通过调控 hMSCs 糖酵解、自噬及 ROS 通路,增强 EVs 分泌并重塑其 cargo 谱,为缺血性卒中、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疾病的 EVs 疗法提供了可规模化生产的生物制造platform。详细数据可查看原文章:Jeske et al. Upscaling human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 production in a novel vertical-wheel bioreactor enhances extracellular vesicle secretion and cargo profile. Bioactive Materials 25 (2023) 732–747
在上述研究中对富集的EVs终产品的质量要求越严格,也就意味着对培养基的质量要求更加严格,EVs培养基的选择需综合考量EVs产量及下游纯化工艺的复杂性,化学成分限定(Chemically Defined)的培养基是EVs工艺研究中的优选方案。日本Solallis制造的Stem Design系列化学成分限定的MSC扩增培养基(MSC Culture Medium AF)和EVs培养基(EVs Collection Medium)已经在EVs生产工艺中取得成功,且同时兼容2D、3D培养体系。
Stem Design系列培养基具有以下特征:
- 化学成分限定(Chemically Defined)
- 无动物源性(Animal Origin Free)
- 不含细胞外囊泡(EVs Free)
- 即用型完全培养基,无需额外添加补充剂
- 成分、浓度准确可控,批次一致性良好
- 与血清/血清替代物培养体系相当的培养效果
想了解更多关于Stem Design系列培养基的信息,欢迎联系上海曼博生物!
4、NK 细胞- EVs 的联合抗癌应用白介素-15刺激的自然杀伤细胞来源细胞外囊泡与卡铂在H1975肺癌细胞中的联合作用
本研究探究了白细胞介素-15(IL-15)刺激的自然杀伤细胞(NK)衍生细胞外囊泡(NK-EVs)与卡铂(CBP)联合用于奥希替尼耐药的 H1975 肺癌细胞的治疗效果。
NK92细胞使用含12.5%马血清、12.5%胎牛血清(FBS)和5%新鲜氢化可的松的MyeloCult H5100培养基培养至第4代。在含5% CO2的培养箱中,每周更换培养基两次。当细胞汇合度达到80-90%时,收获单细胞悬液,并在PBS 0.5L垂直轮生物反应器中培养。接种前一天,细胞在去除外泌体的培养基中培养。反应器中细胞浓度设为20,000个细胞/mL,搅拌速度为25 rpm,采用12个周期交替静态(15分钟)与搅拌(5分钟),总时长为4小时。培养基中加入细胞因子IL-15(25 ng/mL),以增强NK细胞的细胞毒活性。每四天从生物反应器采集0.5 mL培养基,并以25 rpm搅拌,目的是监测NK92细胞的代谢情况并确定培养基的更换时间。使用BioProfile Flex2分析仪评估培养基的乳酸和葡萄糖浓度。根据代谢结果,每四天更换40%的培养基,两周后收集培养基。
通过垂直轮生物反应器培养NK细胞,分离的NK-EVs 经纳米颗粒跟踪分析、原子力显微镜和蛋白质组学表征,显示其具有典型外泌体特征,富含穿孔素、颗粒酶 B 等细胞毒性蛋白。体外实验表明,NK-EVs 与 CBP 联合可降低 CBP 的半数抑制浓度(IC₅₀),明显抑制 2D 和 3D 培养的肿瘤细胞活力,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体内荷瘤小鼠实验显示,联合治疗明显缩小肿瘤体积,机制上通过下调 PD-L1/PD-1 免疫检查点,抑制 SOD2、PARP、BCL2 等抗凋亡蛋白,激活抗炎通路。该研究首次证实 NK-EVs 与 CBP 联合在耐药肺癌中的协同作用,为免疫化疗联合策略提供了新方向。
详细内容和数据可查看原文章:Nathani et al. Combined Role of Interleukin-15 Stimulated Natural Killer Cell-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and Carboplatin in Osimertinib-Resistant H1975 Lung Cancer Cells with EGFR Mutations. Pharmaceutics 2024,16,83.
文中用到的垂直轮生物反应器,就是下面这款来自PBS Biotech的Vertical Wheel垂直轮式生物反应器。总结下反应器特点如下:
- 3D悬浮培养
- 独特垂直轮技术
- 低剪切力、温和均匀的水流动力学环境
- 0.1L-80L多种规格,满足不同阶段需求,且具优异放大性
- 研究级/GMP版本可选
- 灌流版本可选
- PBS反应器适用的3D悬浮培养场景(包含但不限于):
- iPSC扩增(aggregates或MC)
- iPSC及下游分化(胰岛、神经、免疫细胞等)
- iPSC-T/ 原代CAR-TiPSC-NK /原代NK
- iPSC-MSC/原代MSC
- 胞外囊泡(EVs)生物制造,如前脑类球体、MSC、NK、MSC等来源EVs的研究及临床转化
- 类器官悬浮培养或分化等
如果您对该反应器感兴趣,欢迎联系曼博生物技术预约demo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