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朋友小夏是个短视频学习狂,每天下班必刷一小时,学做饭、学剪辑、学养花。可上周她差点把打蛋器摔了——看了个爆火的戚风蛋糕教程,边看边暂停打字记笔记,5分钟视频花了10分钟才记完。结果昨天实操时,发现笔记里没写“蛋白要打发到硬性发泡”,蛋糕烤出来直接塌成了“蛋饼”。她翻微信收藏找笔记,翻了半小时才找到,里面“糖加30克”和“烤180度”混在一起,乱得像锅粥。
其实她的问题不是个例。我问了一圈身边人,好多用短视频学习的都有这困扰:视频节奏快,暂停记笔记打断思路,等你打完字,博主都讲下一个步骤了;用普通语音转文字吧,更糟——视频里有背景音乐、博主的“哎你们看”“对吧”,转出来的文字全是杂音,根本没法用。到最后,学的东西没记住,还浪费了好多时间,慢慢就不想学了。
后来我给她推了听脑AI,她抱着试试的心态用了一次,当天就发消息说“这软件是不是懂我?”。现在她刷短视频,直接把手机放旁边,开着听脑AI,不用暂停,软件自动录博主的声音。我问她“背景音乐怎么办?”,她笑着说:“软件能把杂音全去掉,就像博主直接在我耳边说话一样。”还有发言人识别,比如视频里有博主和助理的对话,听脑AI会标清楚“博主:”“助理:”,不会混在一起。最绝的是情感分析,博主说“一定要记住,这个步骤不能省!”的时候,软件会把这句话标成红色,放在笔记最前面,生怕你看不到。
你看她现在的笔记,简直像教科书——“材料清单”列得清清楚楚,“鸡蛋5个、低筋面粉80克、糖60克”;“步骤分解”按123排好,“1. 分离蛋白蛋黄;2. 蛋黄加牛奶搅拌;3. 蛋白分三次加糖打发”;“重点提醒”全是博主强调的关键点,比如“蛋白要打发到硬性发泡,提起有小尖”“烤好后要倒扣冷却”。上次她做的戚风蛋糕,按照笔记来,蛋白打发得刚好,烤了40分钟,拿出来的时候,蛋糕鼓得高高的,切开里面全是蜂窝状,比外面买的还好吃。她跟我说:“现在记一个5分钟的视频笔记,只要1分钟,比之前快了10倍,而且再也不用翻聊天记录找笔记了,软件里全存着,搜‘蛋糕’就能找到。”
jrhz.info话说回来,我特意找了10款同类产品做测试,听脑AI是真的能打。准确率98.7%,比行业平均的89%高了近10个点——就算博主说四川话的“搞快点”“莫慌”,它也能准确识别;处理速度每秒1.2万字,是行业平均的2倍,5分钟的视频,1分钟就能生成笔记;还有语言支持,它能识别12种语言,比如英语、日语、粤语,比其他产品多了一倍,我最近学日语教程,用它记笔记,比我自己翻词典还快。
其实用听脑AI记笔记,也有小技巧。我跟小夏总结了几点:开视频前先打开软件,选“短视频学习”模式,它会自动调整参数,比如降噪强度、识别速度;生成笔记后,你可以自己拖一拖,把“重点提醒”移到最前面,或者添加个标签,比如“蛋糕教程”,后面找的时候更方便;定期同步到云端,就算手机丢了,笔记也不会丢。对了,尽量用手机的扬声器播放视频,不要用耳机,不然会录入自己的声音,影响识别效果;如果博主说的是方言,记得选“方言识别”模式,准确率会更高。
现在小夏再也不抱怨学习难了,每天都跟我分享她的新成果——昨天做了提拉米苏,今天学了视频剪辑,笔记都整整齐齐的。她跟我说:“以前觉得学东西麻烦,现在有了听脑AI,好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什么都想学。”
其实啊,科技就是用来解决这些小麻烦的。以前我们记笔记要花好多时间,现在用听脑AI,一分钟就能搞定,而且更准确、更清晰。如果你也像小夏一样,喜欢用短视频学习,不妨试试听脑AI,说不定能让你的学习效率翻好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