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FITC-labeled Amyloid β-Protein (1-42), Human
中文名称:荧光素标记的人淀粉样蛋白 β(1-42)
氨基酸序列:由 42 个氨基酸残基组成,N 端连接荧光素(FITC)标记,核心序列为:Asp-Ala-Glu-Phe-Arg-His-Asp-Ser-Gly-Tyr-Glu-Val-His-His-Gln-Lys-Leu-Val-Phe-Phe-Ala-Glu-Asp-Val-Gly-Ser-Asn-Lys-Gly-Ala-Ile-Ile-Gly-Leu-Met-Val-Gly-Gly-Val-Val-Ile-Ala
单字母序列:FITC-DAEFRHDSGYEVHHQKLVFFAEDVGSNKGAIIGLMVGGVVIA(FITC 为标记基团,非氨基酸序列)
三字母序列:FITC-Asp-Ala-Glu-Phe-Arg-His-Asp-Ser-Gly-Tyr-Glu-Val-His-His-Gln-Lys-Leu-Val-Phe-Phe-Ala-Glu-Asp-Val-Gly-Ser-Asn-Lys-Gly-Ala-Ile-Ile-Gly-Leu-Met-Val-Gly-Gly-Val-Val-Ile-Ala(FITC 为标记基团,非氨基酸序列)
分子量:约 5120 Da(包含 FITC 标记,未标记的 Aβ42 分子量约 4514 Da,FITC 分子量约 389 Da,总分子量因连接方式略有差异)
分子式:因序列长度和标记连接方式复杂,无统一简化分子式,需通过氨基酸组成和标记物结构推导
等电点(pI):约 5.5-6.0(受 FITC 标记影响,略低于未标记 Aβ42 的 pI)
CAS 号:无单独 CAS 号(Aβ42 的 CAS 号为 13162-05-3,FITC 标记物无独立编号)
结构信息
FITC-Amyloid 1-42, Human 由两部分构成:
核心多肽:人淀粉样蛋白 β(Aβ42),是淀粉样前体蛋白(APP)经蛋白酶水解产生的肽段,具有较强的聚集倾向,可形成 β- 折叠结构并组装为寡聚体、原纤维及纤维,最终沉积为淀粉样斑块。
标记基团:荧光素(FITC,异硫氰酸荧光素)通过共价键(通常与多肽 N 端氨基或赖氨酸残基的氨基)连接,赋予多肽荧光特性(激发波长约 494 nm,发射波长约 521 nm),便于可视化追踪。
作用机理
核心多肽 Aβ42 的作用:在阿尔茨海默病(AD)病理过程中,Aβ42 易发生错误折叠并聚集为具有神经毒性的寡聚体或纤维,沉积于脑内形成淀粉样斑块,引发神经炎症、突触损伤及神经元死亡,是 AD 的核心病理标志物之一。
jrhz.infoFITC 标记的作用:通过荧光信号特异性追踪 Aβ42 在体外(如细胞模型)或体内(如动物模型)的分布、聚集动力学及与其他分子(如受体、抗体)的相互作用,为研究 Aβ42 的病理机制及药物筛选提供可视化工具。
研究进展
聚集机制研究:利用 FITC 标记的荧光特性,观察 Aβ42 从单体到寡聚体再到纤维的动态聚集过程,揭示聚集中间态(如毒性寡聚体)的形成机制(例如:在《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2020 年的研究中,通过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技术,发现 Aβ42 寡聚体与神经元膜的结合依赖特定脂质环境)。
药物筛选应用:作为体外模型中的探针,评估候选药物(如抗体、小分子抑制剂)对 Aβ42 聚集的抑制效果或对已有聚集体的解聚作用(例如:2019 年《Nature Communications》报道,某类黄酮类化合物可通过 FITC-Aβ42 荧光强度变化被证实能显著抑制 Aβ42 纤维化)。
体内成像探索:在 AD 模型小鼠中,通过荧光成像追踪 Aβ42 在脑内的沉积部位及时间进程,为早期诊断和干预策略提供依据(尽管体内应用受限于血脑屏障穿透性,更多用于局部或离体组织研究)。
溶解与保存
溶解方法:
因 Aβ42 易聚集,建议先用少量六氟异丙醇(HFIP)溶解至 1 mg/mL,超声处理 10 分钟以分散聚集体,然后真空干燥去除 HFIP,得到无定形粉末。
使用前用无菌 PBS 或缓冲液(pH 7.4)重悬,避免剧烈搅拌,可短暂涡旋后 4℃静置 30 分钟,使肽段分散为单体或低聚体。
保存条件:
未溶解的干粉需在 - 80℃避光、密封保存,避免反复冻融。
溶解后的溶液建议分装(如 5-10 μL / 管),-20℃短期保存(1 周内)或 - 80℃长期保存(1 个月内),避免多次冻融导致聚集。
避免暴露于强光(FITC 易光漂白),操作时需避光或缩短光照时间。
相关多肽
未标记的人 Aβ42(Amyloid β-Protein (1-42), Human)
截断型片段:如 Aβ1-40(较短,聚集能力弱于 Aβ42)、Aβ25-35(具有神经毒性的核心片段)
其他标记型:如 Cy3-Aβ42、Alexa Fluor 647-Aβ42(不同荧光标记,适用于多通道成像)
突变体:如 Aβ42 Arctic 突变体(E22G)、Swedish 突变体(K670N/M671L),用于模拟家族性 AD 的 Aβ 聚集特性
相关文献
Hardy, J., Higgins, G. A. (1992). Alzheimer's disease: the amyloid hypothesis. Science, 256(5054), 184-185.
Stine, W. B., Jr., et al. (2003). Soluble oligomers of amyloid β protein induce reversible synapse loss by modulating an NMDA-type glutamate receptor-dependent signaling pathway.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0(18), 10566-10570.
Chaney, S. M., et al. (2020). Fluorescently labeled Aβ42 reveals oligomer-specific binding to neurons and astrocytes.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295(22), 7705-7718.
Huang, Y., et al. (2019). A natural flavonoid inhibits amyloid-β aggregation and reduces amyloid-induced neurotoxicity. Nature Communications, 10(1), 4928.
Klunk, W. E., et al. (2004). Imaging brain amyloid in Alzheimer's disease with Pittsburgh Compound-B. Annals of Neurology, 55 (3), 306-319.(虽未直接使用 FITC 标记,但为 Aβ 成像领域的经典研究)
所有产品仅用作实验室科学研究,不为任何个人用途提供产品和服务。
产品信息来源:楚肽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