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G-NH₂,即 Indocyanine Green Amine(吲哚菁绿氨基),CAS号 1686147-55-6,是一种衍生自近红外荧光染料 Indocyanine Green (ICG) 的功能化化合物。在ICG分子的结构基础上,引入了伯胺基(–NH₂)作为活性官能团,拓宽了其在生物偶联化学、靶向成像以及纳米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应用潜力。
ICG 基础概述
ICG(吲哚菁绿)是目前应用临床级近红外荧光染料之一。它属于花菁类染料,分子由两个吲哚基团通过多烯链连接而成,结构对称。ICG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吸收峰:约 780–800 nm
发射峰:约 810–830 nm
良好的组织穿透力:近红外区在生物组织中吸收较少,背景自发荧光低,可用于活体深层成像。
临床安全性高:ICG 已被FDA批准用于多种体内应用,如血流动力学检测、肝功能测定以及血管和淋巴成像。
然而,传统ICG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水溶性虽好,但在生物环境中易聚集、光稳定性相对较差,并且缺乏易于与生物分子偶联的活性基团。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靶向成像及精密纳米药物递送中的应用。
ICG-NH₂ 的分子特点
为克服这些不足,研究人员在ICG分子上引入了伯胺基,形成 ICG-NH₂。这种修饰带来了多重优势:
伯胺基的引入
ICG-NH₂分子结构中包含一个活泼的伯胺基团(–NH₂),可用于多种偶联反应,如:
jrhz.info与羧基活化的 NHS 酯偶联,生成稳定的酰胺键;
与醛基或酮基反应形成亚胺键(Schiff base);
与异硫氰酸酯、马来酰亚胺、环氧基团等多种官能团反应。
这使得 ICG-NH₂ 能方便地与蛋白质、抗体、多肽、寡核苷酸、纳米颗粒或聚合物载体偶联,制备出多功能、靶向性更高的分子探针。
保持ICG的光学性能
ICG-NH₂ 保留了ICG的主吸收与发射特性,其荧光激发波长仍集中在 780–800 nm,发射波长在 810–830 nm,量子产率较高。这确保了它在近红外成像中的灵敏度和深组织穿透能力。
相关推荐:
磷脂-聚乙二醇-羟基,DSPE-PEG-OH,DSPE-PEG-Hydroxyl
DSPE-PEG-DBCO 磷脂聚乙二醇二苯并环辛炔
磷脂-聚乙二醇-靶向新生血管靶向肽APRPG,DSPE-PEG-APRPG
DMPE-PEG-Mal二肉豆蔻酰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马来酰亚胺
DSPE-PEG-Biotin,CAS:385437-57-0,磷脂-聚乙二醇-生物素
Fluorescein-PEG-DSPE 磷脂-聚乙二醇-荧光素
CLS-PEG-FITC Fluorescein-PEG-CLS 胆固醇-聚乙二醇-荧光素
mPEG-DSPE 178744-28-0 甲氧基聚乙二醇磷脂酰乙醇胺
474922-22-0 Maleimide-PEG-DSPE 磷脂-聚乙二醇-马来酰亚胺
Cholesterol-PEG-NHS 胆固醇-聚乙二醇-活性酯
Cholesterol-PEG-Acid,胆固醇聚乙二醇羧基
4-Arm PEG-DSPE 四臂-聚乙二醇-磷脂
CAS:1403744-37-5 DSPE-PEG-FA 磷脂-聚乙二醇-叶酸
QY小编zyl分享2025.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