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超市结账时,当一堆贴着电子标签的商品同时通过扫码通道,收银系统能快速识别每一件商品的信息,这背后就离不开 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支持。但你是否想过,当多个 RFID 标签同时处于阅读器的识别范围内时,为什么不会出现信号混乱呢?这就涉及到 RFID 系统的防冲突技术,接下来就为你详细解析。
RFID 系统由标签、阅读器和数据处理系统组成。当多个标签同时向阅读器发送信号时,就像多个人同时在一个地方说话,很容易出现信号重叠、干扰的情况,也就是所谓的信号冲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行业内研发了多种防冲突机制,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时分多址技术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它的原理是让不同的标签在不同的时间向阅读器发送信号,就像大家排队依次发言一样。阅读器会先发送指令,让范围内的标签随机等待一段时间后再响应。通过这种方式,避免多个标签同时传输数据。例如在物流仓储领域,京东物流在其上海仓储中心的 RFID 识别通道中,就采用了时分多址技术,让每个货物标签按顺序传递信息(来源:京东物流 2023 年技术白皮书)。据《物联网技术》2023 年第 5 期《RFID 多标签防冲突算法研究与实现》一文的相关研究显示,采用时分多址技术的 RFID 系统,在标签数量小于 500 个时,识别准确率可达 98% 以上。
频分多址技术则是让不同的标签使用不同的频率发送信号。就像不同的电台使用不同的频率广播,互不干扰。这种技术适用于标签数量较少,但对识别速度要求较高的场景。比如在高端零售业的精品柜台上,卡地亚某门店的每件商品 RFID 标签使用独特频率,确保阅读器能快速准确识别(来源:《零售科技》2022 年第 8 期《奢侈品零售中的 RFID 应用案例》)。不过,该技术受限于可用频率资源,当标签数量较多时,效果会有所下降。
码分多址技术是给每个标签分配一个独特的编码,即使多个标签同时发送信号,阅读器也能通过编码区分出不同标签的信息。这种技术类似于在嘈杂的环境中,人们能通过不同的语言识别出特定的人说话。在门禁系统中,华为公司园区的门禁系统采用了该技术,多个携带 RFID 卡片的人同时靠近读卡器,码分多址技术就能准确识别每张卡片的信息(来源:华为 2023 年智能园区解决方案白皮书)。相关数据显示,码分多址技术的抗干扰能力较强,在复杂环境中的识别稳定性优于前两种技术。
空分多址技术则是利用空间位置的不同来避免冲突。通过多天线阅读器,从不同方向接收标签信号,从而区分不同位置的标签。在图书馆的书架管理中,国家图书馆新馆采用的 RFID 系统就运用了空分多址技术,能精准识别每层书架上的图书标签(来源:《图书馆学刊》2023 年第 2 期《国家图书馆 RFID 技术应用实践》)。该技术在空间有限、标签密集的场景中表现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