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遭遇百年难遇的高温极端天气,持续的高温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出了严峻挑战。在这种极端环境下,选择合适的电缆类型并加强维护管理,是保障供电安全、防止设备老化和故障的关键。
本文结合高温环境特点,为您介绍适合的电缆类型及维护注意事项。
一、高温极端天气下适用的电缆类型
针对高温、强辐射及可能伴随的风沙等环境特征,以下两类电缆在高温环境下表现优异,适用于不同场景:
1.钢芯铝绞线(ACSR)特点:
导体由铝线和钢芯绞合而成,兼具铝的导电性与钢的机械强度;
耐高温性能较好,铝导体在高温下虽会膨胀,但钢芯可支撑结构稳定性;
适用于高压输电线路,尤其是长距离、大跨度架空线路,能承受高温下的弧垂变化。
适用场景:户外高压输电网络、山区或平原地区的架空主干线路,能有效应对高温导致的导线膨胀与机械应力。
优势:成本低、施工便利,且抗拉伸能力强,适合复杂地形下的电力传输。
2. 架空绝缘电缆特点:
导体外包裹绝缘层(如交联聚乙烯XLPE、高密度聚乙烯HDPE等),兼具绝缘与防护功能;
耐受高温辐射,绝缘层老化速度较慢,减少裸露导线带来的安全风险;
相比传统裸导线,架空绝缘电缆占地少、防短路能力强,适用于城市郊区、乡村配电网络。
适用场景:中低压架空线路,尤其是高温环境下需减少线路间距、避免触电或火灾隐患的区域。
优势:绝缘层耐高温性能稳定(如XLPE可长期耐受90℃以上),降低高温导致的漏电风险。
3. 补充:高温环境下的电力电缆(如YJV、VV型)对于部分需地埋或室内敷设的场景,可选用高温耐受型电力电缆(如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YJV)
特点:耐高温、防水性能好,适用于变电站连接、地下管廊等环境;
注意事项:高温下地埋电缆需确保散热空间,避免因土壤温度上升导致过载。
二、高温极端天气下的电缆维护注意事项高温会加速电缆老化,引发绝缘层损坏、导体氧化等问题。
为确保电缆在高温下的安全运行,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维护:
1. 散热管理,降低热积聚
合理敷设电缆:避免过度密集,保持间距以利于散热;
优化电缆沟道:设置通风良好的沟道或架空敷设,及时清理杂物、灰尘,确保散热通道畅通;
高温区域加装金属护层或散热材料,促进热量散发。
2. 定期检查,及时排查隐患
外观检查:定期巡查电缆外护套是否有破损、变形、老化现象,重点检查易受机械损伤部位(如工业设备周边、电缆桥架);
温度监测:利用红外测温仪检测电缆接头、终端头等关键部位,发现异常发热立即处理;
绝缘测试:定期测量绝缘电阻(如每年一次,阻值≥10MΩ),评估绝缘状况,避免短路风险。
3. 避免过载运行,控制电流负荷
根据实际环境温度调整电缆载流量:高温下导体电阻增加,适当降低负载,避免超负荷引发过热;
轮换班次或分时段供电:对于重要线路,可采取“错峰用电”策略,减少连续高温运行时间。
4.防水与防护,隔绝外部环境侵害
密封处理:对电缆终端、接头进行密封防潮,避免水汽侵入导致绝缘下降;
加装防护管:在户外或潮湿环境中使用防水套管,必要时增设防护罩抵御高温辐射与机械损伤;
托高固定:室外电缆井内用支架托起电缆,减少与地面接触,降低积水腐蚀风险。
5. 智能化监测,实时预警
安装温度传感器与在线监测系统,实时跟踪电缆温度、电流等数据;
通过智能分析预判老化趋势,提前更换高风险电缆,防止突发故障。
6. 应急措施与防火安全
配备灭火器、烟雾报警器等设备,防范因电缆过热引发的火灾;
定期演练应急预案,确保高温条件下快速响应故障。
三、因地制宜,结合河南实际加强防护针对河南当前高温持续时间长、局部可能伴随大风、强对流天气的特点,建议:
对医院、学校、社区等关键场所的供电电缆加密巡检频次,重点检查变压器、隔离开关等设备; 室外电缆增加防风固定措施,避免因大风导致电缆位移或磨损;在电缆密集区域(如配电房、电缆沟)安装降温设备(如风扇、空调),降低环境温度。
结语:在百年难遇的高温极端天气下,选择合适的耐高温电缆并实施科学维护,是保障电力供应安全的核心。通过材料优化、散热管理、智能监测等多维度措施,可有效延长电缆寿命,降低故障风险,为居民与企业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保障。
同时,建议用户根据实际场景需求,选择合规、优质的电缆产品,并严格执行维护规范,共同应对高温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