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乔【MQ-JXQX-5G】自动监测气象站(又称自动气象站)是一种能自动采集、处理、存储和传输气象要素数据的自动化设备,广泛应用于气象观测、农业、环保、交通等领域。
一、核心构成
自动监测气象站的基本组成包括:
- 传感器模块:负责采集各类气象要素(如温度、湿度、风速、降水等);
- 数据采集器:核心控制单元,处理传感器信号并转换为数字数据;
- 通信模块:将数据传输至终端平台(本地或云端);
- 供电系统:提供稳定电力(市电、太阳能 + 蓄电池等);
- 支架与防护设备:固定设备、避免环境干扰(如防辐射罩、防风支架)。
二、详细工作流程
1. 气象要素采集(传感器模块)
传感器是气象站的 “感知器官”,根据监测需求搭载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将气象要素的物理 / 化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如电压、电流)。常见传感器及原理如下:
- 温度传感器:多采用铂电阻(Pt100) 或热电偶,利用金属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特性(如 Pt100 在 0℃时电阻为 100Ω,温度每升 1℃电阻增 0.385Ω),将温度转化为电阻变化,再通过电路转换为电信号。
- 湿度传感器:常用电容式湿度传感器,其感应层为高分子薄膜,吸湿后介电常数变化,导致电容值改变,通过测量电容变化计算相对湿度。
- 风速传感器:多为三杯式或螺旋桨式,风推动叶片旋转,转速与风速成正比,通过霍尔元件或光电编码器将转速转换为脉冲信号,计算风速(如转速 10 转 / 秒对应风速 5m/s)。
- 风向传感器:通常为风向标 + 格雷码盘,风向标指向风的来向,带动码盘转动,不同角度对应不同二进制编码,通过电路读取编码确定风向(如 0° 为正北,90° 为正东)。
- 降水传感器:翻斗式雨量计最常见,雨水进入漏斗后注入翻斗,累积到一定量(如 0.1mm)时翻斗翻转,触发磁钢与干簧管产生脉冲,脉冲数对应降水量。
- 其他传感器:气压(利用压阻式传感器测量气压对半导体的压力形变)、辐射(光电传感器接收太阳辐射能量并转换为电流)、蒸发量(通过测量水面蒸发导致的重量变化)等。
2. 数据处理与转换(数据采集器)
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需经数据采集器处理:
- 信号调理:对模拟信号进行滤波(去除干扰杂波)、放大(增强弱信号),确保信号稳定。
- A/D 转换:将模拟信号(如温度传感器的电压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二进制数据),便于计算机识别。
- 数据校准:通过内置算法消除传感器误差(如温度传感器的零点漂移),确保数据符合气象观测标准(如误差≤±0.2℃)。
- 数据打包:将多个传感器的数字数据按时间戳(精确到秒)整合为数据包,包含要素名称、数值、采集时间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