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AI算法遇上蔬菜大棚,当芯片车间迎来大学生调研团——重庆理工大学两江人工智能学院“帅乡数智行”社会实践团近日走进刘伯承元帅故里开州,用直播助农、科普教育、产业调研三把“数智钥匙”,为乡村振兴开启科技赋能新范式。
AI直播 打开农产品销路新通道
马营村蔬菜大棚变身临时直播间。实践团成员紧盯后台数据,利用智能算法分析用户偏好,实时调整直播话术与产品展示顺序。
实践团开展AI助农直播。卓桂杰摄
这种“技术+电商”的新模式成效显著,两场直播累计点赞量达1万,带动有机蔬菜等特色农产品销售。“我们只会埋头种地,今天看到学生们用高科技帮忙卖货,真是大开眼界。”马营村菜农大叔十分感慨。
团队还向农户普及了AI在农业病虫害监测、智能灌溉中的应用前景,为传统农业转型注入新活力。
科普筑梦 AI课堂播撒科技种子
“机器人真的会思考吗?”“AI是怎么认出我的?”在马营村夏令营基地里,实践团带来的AI科普课引发了孩子们的热烈讨论。通过智能机器人舞蹈表演、一对一疑难解答等生动形式,百余名中小学生直观感受人工智能的魅力。
课程特别设置了“AI与安全”专题,用“AI换脸”诈骗案例警示青少年防范数字风险。“我们不仅要激发兴趣,更要培养负责任的科技使用意识。”带队老师介绍。
课后,许多孩子在留言卡上写下“长大要当科学家”的梦想,一颗颗科技报国的种子正在发芽。
产研融合 探寻AI赋能产业升级新路径
在开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实践团调研了当地重点芯片制造企业。参观国产芯片在智能驾驶、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应用成果后,团队成员与企业技术人员就“AI算法与芯片协同设计”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实践团参观调研开州高新技术企业。卓桂杰摄
调研期间,校企双方还就人才联合培养、技术攻关等达成多项合作意向,为地方产业数字化转型搭建桥梁。开州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高校智力资源下沉的实践模式,既带来了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更注入了长远发展的数字基因。
据悉,重庆理工大学将持续推进“AI+乡村振兴”计划,通过建立实践基地、开展技术培训等方式,助力开州走好数字经济时代的“帅乡新征途”。
带队老师李祥表示,此次实践探索出了一条“科技赋能—人才培育—产业升级”的乡村振兴新路径,为AI技术服务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晏红霞、孔子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