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集科技办公、创新研发于一体的上海美的全球创新园区举行开园仪式,宣告园区的正式启用。上海美的全球创新园区是继广东佛山顺德的全球创新中心之后,美的在国内建立的第二个全品类全球化创新研发基地,是美的立足上海、放眼全球的重要支点,也是美的科技领先战略的重大举措。
作为美的“2+4+N”全球研发网络的关键一环,上海美的全球创新园区将协同海内外的30多家研发中心,共同支撑美的科技领先战略的落地,助力美的加速向全球科技集团战略转型。目前首批近2000名研发人员已入驻园区,涵盖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机器人、医疗等前沿技术领域和产业板块。
美的集团副总裁兼CDO张小懿、副总裁兼CTO卫昶、副总裁王金亮、中央研究院院长孙年祥、AI研究院院长徐翼,项目合作伙伴代表以及园区员工代表等上百人出席了开园仪式。
面向未来的建筑设计与科技办公空间
上海美的全球创新园区坐落于上海青浦区西虹桥商务区核心地带,紧邻国家会展中心,项目总投资逾70亿元、总建筑面积达40万平方米。从高空俯瞰,园区建筑呈一个“回”字,以颠覆传统的姿态重塑了建筑与自然的关系,采用起伏、架空、屋顶等多种方式,扩大绿化空间,形成立体丰富的绿地森林系统。
王金亮表示,园区从2025年初奠基到如今启用,历经4年多的精雕细琢,每一寸空间都凝聚着设计师与建设者的智慧与创新。
建筑设计方面,园区秉承“森林之上 科技之城”的理念,主体结构是国内首创的群筒-大跨度斜拉结构,总用钢量达6.6万吨,14个核心筒构筑起了两栋L型塔楼,最大跨度70米、最大悬挑45米,172根、最大直径214毫米国内之“最”的斜拉钢索,最大张拉力量超千吨,仅在建筑技术创新方面就拿到50余个建筑专利,追求极致的细节比比皆是。
园林设计方面,四座不规则体量的裙房覆盖森林形成起伏的“城市山丘”。主楼由核心筒架起,建筑整体如同从大地中生长出来,“漂浮”于地面之上。建筑与起伏的地景森林相互融合,构成一座“立体森林”,这种设计打破了传统办公的封闭性,赋予员工独特的生态体验;园区的花草树木被巧妙地设计成春夏秋冬四个主题,员工穿行于绿色、红色、黄色等缤纷色彩之中,可尽情享受自然带来的美感和灵感。
从设计到运维全程贯 彻绿色理念
作为绿色智慧园区标杆,上海美的全球创新园区从设计到建设、运维全流程、全场景贯 彻科技创新、人性化、智能化、绿色低碳的理念,与美的的战略和经营理念一脉相承。
为应对城市环境、高速噪音与西晒等影响,建筑立面创新采用双层幕墙。其中,外层的白色穿孔金属板化身遮阳“鳞片”,由智慧系统精准操控,随季节、时辰、阳光角度优雅开合——夏日西晒时高效遮荫,和煦时分则全然开启,引光入室,框景成画。
屋顶不再是沉默的覆盖,而是集成光伏的能源画布。美的能源为园区打造BAPV、观光连廊光伏建筑一体化方案,彻底打破了传统光伏与建筑分离的旧有模式,重新构建了建筑能源生态,光伏板铺设面积约2万平方米,可节约园区年总耗电量的20%。
美的楼宇科技则为园区建筑内部打造了高效空调、智慧楼宇、数智电梯三大解决方案,为园区提供了高效、可靠、智能温控、交通和楼控技术保障。
智慧楼宇解决方案采用NZ +iBUILDING智慧管理平台,对大楼智慧通行、访客管理、智能会议室、智慧停车、能耗管理等16个场景进行管理,打造全数字化场景体验,助力园区高效运维。其中,高效机房系统预计年均EER值高达5.2以上,年节约电量超过100万KWh,节能率高达30%;数智电梯解决方案,通过云端计算,提供无感通行,智能派梯、云端运维等智能化体验,满足园区高效运载需求,尽显智能化与绿色低碳。
聚焦“两新一高”,助力美的战略转型
上海美的全球创新园区将导入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慧物流等多个科创研发板块,推动全品类的研发创新。首批入驻团队包括中央研究院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医疗研究院、AI研究院具身智能研究所、智能制造研究院智造算法研究所、库卡机器人研发中心等。
卫昶表示,上海园区将聚焦“两新一高”:聚焦新产业领域,重点布局机器人、医疗,新能源等产业;聚焦新技术赛道,深耕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新材料等领域;聚焦高层次人才引进,打造高水平人才队伍,在关键领域加速突破,为美的战略转型按下“快进键”。
随着上海美的全球创新园区正式启用,与佛山顺德全球创新中心的“南北双核”格局正式形成,协同美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四个海外全品类研发基地,以及30余个单品海外研发中心,进一步强化“2+4+N”全球研发网络。
面向未来,美的将以科技领先战略牵引人才密度和厚度,依托上海的区位优势,引入各技术领域行业顶尖领军人才、高端人才,构筑美的集团人才高地,助力美的实现全球领先科技集团的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