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可能真的要开始量产了!而且一上来就是“国家队”出手。1.24亿的大单,直接砸向两家公司,智元和宇树。
最近,小夏从中国移动采购与招标网了解到,智元机器人、宇树科技这两家公司中标了2025年至2027年人形双足机器人代工服务采购项目。根据该项目的比选公告,本次采购的项目总预算为1.2405亿元。其中,采购包1为全尺寸人形双足机器人,预算为7800万元,最终中选人为智元机器人;采购包2为小尺寸人形双足机器人、算力背包、五指灵巧手,预算为4605万元,中标人为宇树科技。(科创板日报 20250713)
智元机器人、宇树科技作为国内人形机器人“第一梯队”选手,出货量行业领先,两家公司的产品矩阵各有特色。智元机器人的产品主要是覆盖交互服务、工业制造、商业物流和科研教育等多种商用场景;宇树科技则是以四足机器人起家,主要在电力、火力、水利、核电等场景中试水。
在业内看来,这次采购招标落地可是国内人形机器人行业商业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事件,当前人形机器人产业处于“从0到1”的关键阶段。在资本市场的支持下,人形机器人整机公司有望进入快速生产和扩张,而随着更多的整机制造生产,零部件产业链的景气度也将会上升,行业景气度有望超预期。甚至有业内人士直言,今年将会是人形机器人商用的元年!(证券日报 20250713)
那么,人形机器人的市场空间,到底有多大呢?
根据百思特咨询的预测,全球人型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将在2029年达到206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57%,未来10~20年有望突破千亿美元。中国人形机器人也同样具有巨大增长潜力,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达到27.6亿元市场规模。到2029年,产业加速规模化发展,应用场景渗透,有望达到750亿元,年复合增长超过90%。(百斯特市场洞察报告 20250625)
目前,随着机器人企业正在不断推进新产品研发,落地的应用场景也实现了多元化。有的机器人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好帮手”,不仅能承担做咖啡、做饭之类的基础家务,还能和人类进行有思维、有情感、有温度的交流互动。除了服务于生活,也有不少机器人成为工厂里的“打工人”,在生产线上进行智能搬运、车身检测等一系列精细操作。(央视网 20250323)
整体来看,未来人形机器人行业服务场景最先受益的就是制造业和家庭服务等领域。据机构测算,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在制造和家庭服务领域的销量将达1318万台,2025—2035年年复合增长率高达98.2%。(中国电子报 20240524)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现在来看,我国人形机器人市场很热闹,但在研发和应用层面,行业还面临许多问题待解决。
首先是技术路线,目前我国人形机器人的“软”件端,例如适合机器人的通用大模型和垂直专业模型,还在攻坚阶段。简单来说的话,就是让机器人具有泛化能力,如家庭服务机器人,不用主人发号指令,就能主动安排自己的工作,将房屋清扫、做饭炒菜、物品收纳等家务能够按照顺序完成。
其次,人形机器人在制造成本、应用场景和性能之间仍难以平衡以及人形机器人技术标准尚未统一等问题也有待解决。(观研天下研报 20250619)
针对行业的未来发展,也有业内人士建议,推动产业发展,需要加强战略引领,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例如重点布局机器人感知、交互、控制、执行等前沿关键技术,突破核心零部件“卡脖子”难题。其次,还需要聚焦关键技术,突破创新发展瓶颈。针对性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实现基础前沿理论、共性关键技术、工程化应用的全链条突破。同时还需要加强标准法规,引导产品有序开发,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中国电子报 20240524)
温馨提示:本文所述不作为个股推荐。本资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