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建筑装饰学院“百千万工程”擎苍突击队师生一行,深入阳江市阳春市石望镇,围绕“百千万工程”核心任务,开展特色农产品产业专项调研实践活动。突击队聚焦地方支柱产业升级,深入田间地头和生产一线,通过扎实的调研为石望镇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把脉问诊”,贡献高校学子的专业视角与青春智慧。
石望镇历史悠久,物产丰饶,近年来大力发展腐竹、米粉、大米、香水柠檬等特色农产品产业,形成了独具地方魅力的产业图谱,是落实省委“百千万工程”、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实践地。此行,擎苍突击队师生团队密集走访了金荣传统腐竹厂、阳春市喜乐食品有限公司、阳春市永盛粮油有限公司、广东香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阳春市石望镇香柠种植示范基地)等具有代表性的产业基地。
突击队在金荣传统腐竹厂合影
突击队在阳春市喜乐食品有限公司合影
突击队在阳春市永盛粮油有限公司合影
突击队在广东香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合影
在金荣传统腐竹厂,突击队成员零距离感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石望腐竹”的传统魅力。非遗传承人王金荣全程讲解并演示,从颗颗饱满的非转基因黄豆精挑细选,到结合现代科技设备的磨浆,再到最为关键的“看火候、讲手法”的“揭皮”环节。王师傅细致阐述了不同工艺环节对腐竹最终口感、韧性及色泽的决定性影响。师生们不仅领略了传统工艺的精湛,更深刻体会到非遗文化在传承中与现代质量管理体系融合的探索。
图1:非遗传承人王金荣(右二)向擎苍突击队成员展示百年腐竹“揭皮”技艺的精髓
于阳春市喜乐食品有限公司的现代加工车间内,团队重点考察了“石望米粉”这一地方名优特产的工艺革新与市场拓展情况。他们实地观摩了米粉从发酵、压条到晾晒(自然晾晒与机械干燥并存)的全过程,了解企业如何在保证传统米粉“软滑爽口”风味的同时,积极引入现代食品加工设备提升生产效率、扩大产能、完善卫生标准,探索“传统工艺+现代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喜乐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擎苍突击队成员聆听工作人员介绍米粉生产过程
在阳春市永盛粮油有限公司,突击队深入稻谷加工的核心腹地——粮食净化、储存及碾米车间。通过实地考察,团队详细了解了从稻谷去杂、清理、脱壳(砻谷)、碾米(分层碾磨)到色选分级、包装入库的全流程自动化工艺流水线。特别是现代化色选技术如何精准剔除异色粒和杂质,确保大米品质纯净、品相优良。该公司负责人介绍,先进加工设备对提升本地农产品附加值、服务粮食安全起到关键作用。
在永盛粮油有限公司包装区,擎苍突击队成员近距离查看大米封装
在永盛粮油有限公司检测区,擎苍突击队成员仔细观察工作人员对大米进行检测
调研最后一站,团队一行来到充满活力的广东香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石望镇香柠种植示范基地。在郁郁葱葱的柠檬种植园旁,突击队成员走进企业的深加工产品展厅,眼前的景象令人耳目一新,不再是局限于新鲜柠檬,而是琳琅满目的高附加值系列产品——从柠檬肥皂、柠檬洗洁精、柠檬洗衣液等日化用品,到浓缩萃取的柠檬精油、柠檬酵素。公司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其“一颗柠檬、吃干榨净”的精深加工理念、产业链布局以及市场开拓情况,特别是如何通过科技赋能,最大化利用柠檬资源,拓展产业空间,提升整体收益。师生们对此表现出浓厚兴趣,围绕产品研发、市场定位、品牌塑造等话题展开了热烈交流与探讨。
香柠基地产品展厅内,擎苍突击队成员被一系列高附加值的柠檬深加工产品所吸引
“擎苍突击队”带队老师赖志聪表示,此次专项调研是学院主动融入并服务“百千万工程”、赋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次生动实践。建筑装饰学院虽然以空间设计为主,但在农产品品牌形象包装、生产环境优化、产品展厅设计、线上线下销售渠道的空间规划等方面大有可为。建筑装饰学院党总支正在与阳春市石望镇党委携手探索“党建引领、专业支撑、校地联动、共促振兴”的有效路径,希望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石望镇乡村振兴的强大动能,用专业智慧和青春汗水,共同绘就石望镇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崭新画卷。
下一步,“擎苍突击队”将把此次收集的一手资料进行深度梳理与专业分析,充分发挥设计学科优势,聚焦产业链痛点与品牌建设瓶颈,力求为当地特色农产品产业提出兼具创意性与落地性的改进建议、宣传与设计方案,真正将调研成果转化为服务地方发展的实际举措,以青春之智、创新之力,为石望镇特色农产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