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下,智能机器人“小星max”稳稳托起奖杯,递向图灵奖得主姚期智。这历史性一幕发生在第17届影响世界华人盛典的舞台——科技与传统在此刻交织,恰如这场盛典的精神内核。
姚期智轻抚奖杯,感慨道:“我很感恩有机会在这个伟大的事业里贡献一点小小的力量。”五十载科研生涯,从美国普林斯顿到北京清华园,他创办的“姚班”成为中国计算机人才的摇篮。当妻子储枫在台下微笑注视,这位科学巨匠的动情致谢,让“终身成就”四字有了温度。
大屏幕上,惊涛骇浪吞噬着一叶孤舟。航海家徐京坤站在盛典现场,平静报出数字:“航行27616海里,99天,爬过29米高的桅杆三次。”今年2月18日,他成为百年“航海界珠峰”——旺代单人不间断环球帆船赛的第100位完赛者,也是首位达成此壮举的中国人。
聚光灯外的故事更令人心潮澎湃。12岁时因意外失去左前臂的他,用独臂操控风帆穿越魔鬼西风带。当主持人问及动力,他目光灼灼:“中国航海在历史上从未缺席,新航路从来不是等来的。”
他更宣布组建“中国之队”征战美洲杯帆船赛。按赛事传统,夺冠国将举办下一届赛事。“预祝徐船长的船帆早日在家门口乘风破浪!”随着全场欢呼,启航仪式在盛典现场启动。泸州老窖常务副总经理唐栋良为他颁奖时赞叹:“在惊涛骇浪中书写中国人的航海雄心,是全球华人的骄傲。”
费翔接过奖杯时,主持人突然捧出1987年春晚造型的Labubu玩偶。两个跨越38年的文化符号相映成趣,引得全场会心一笑。当年他作为首位跨越海峡赴春晚的歌手,一曲《冬天里的一把火》烧热了整个华夏。
而今他带着电影《封神》走向世界,亲自翻译英文字幕。“‘封神榜’三个字就推敲了两周。”费翔坦言,“这不是简单翻译,要让外国人真正看懂中国神话的魂魄。”
文化传承的接力棒也在另一处传递。当《牡丹亭》的“游园惊梦”唱段响起,杜丽娘的水袖拂过盛典舞台。青春版《牡丹亭》全球巡演超500场,总制作人白先勇通过视频接受“特别致敬大奖”:“我只是昆曲义工的大队长,荣誉属于整个团队。”
北京大学教授向勇代他捧回奖杯,一同带来的还有白先勇亲笔签名的《牡丹花开二十年》。书页间流淌的,是一位八旬老人守护昆曲的赤子之心。
航天英雄杨利伟展开一面五星红旗。这面旗帜曾随神舟十八号进入中国空间站,又随神舟十七号返回地球。更动人的是它此后的旅程:在全国二十余个省市传递后,去年11月,它在沈阳机场迎接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曾经烈士用生命捍卫的旗帜,如今已飘扬在太空。”杨利伟的声音有些哽咽。
他将“影响世界华人大奖”颁给中国空间站青年建设者团队。八位平均年龄不足30岁的代表首次集体亮相,其中王震、贺鹏举等人接过奖杯的手微微颤抖。此刻,距地球400公里的天宫空间站里,神舟二十号乘组陈冬、陈中瑞、王杰发来祝福:“中国空间站,等你来出差!”
国乒总教练李隼捧起奖杯时,观众席站起一位特殊来宾。球迷奶奶的孙女杨威带来38本“乒乓日记”,泛黄纸页上工整记录着每场比赛的比分、球拍参数甚至关键球处理。“奖杯属于每一个球迷,属于几代乒乓球人。”李隼凝视着日记说,“我们何其幸运,能把个人梦想与祖国荣誉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