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重污染天气预警信号亮起,各地生态环境分局的监管平台上,一组组实时跳动的数据正勾勒出企业治污设施的运行轨迹。这背后,山东达斯特智能用电监控系统以科技之力,为生态环境治理注入 "智慧基因",通过 "电力大数据 + 环保监管" 的深度融合,推动污染防治从 "人防" 向 "技防" 跨越,为守护蓝天净土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1、智能赋能:构建全时段监管网络智慧用电监控设备
在机械加工、工业涂装、化工等重点涉气行业的厂区内,山东达斯特智慧用电监控设备正 24 小时不间断运行。这些安装在生产设施与治污设备上的终端,能精准采集电流、电压、负荷等细微数据变化,并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传输至生态环境监管平台,形成 "生产 - 治污 - 排放" 的全链条数据闭环。
智慧用电监控基本架构
依托智能分析算法,智慧用电监控平台可自动比对生产负荷与治污设施运行的关联性:当生产设备用电量保持高位而治污设备用电骤降时,系统会立即触发预警;当重污染天气期间企业限产要求与实际用电负荷不匹配时,异常信号会第一时间推送至执法终端。这种 "数据说话" 的监管模式,让环保执法从 "定期巡查" 变为 "动态感知",提升执法效率。
智慧用电监控治污异常报警
智慧用电监控重污染天气减排
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山东达斯特智慧用电监控系统成为减排措施落地的 "铁闸"。某化工企业曾试图在预警期间偷偷提高生产负荷,但其反应釜用电曲线的异常波动被系统敏锐捕捉,执法人员依据达斯特平台提供的精准数据,1 小时内就完成了 "点对点" 核查,避免了污染物的超标排放。
这样的案例并非个例。通过达斯特智慧用电监控的动态跟踪功能,监管部门能实时掌握企业减排执行情况,发现并整改违规问题数,使涉气企业应急减排达标率提升至,污染累积速度显著放缓。
3、刚柔并济:平衡监管与发展需求对于首次出现轻微用电异常且及时整改的企业,监管部门参考达斯特智慧用电监控的历史数据记录,推行 "约谈提醒代替行政处罚" 的柔性措施。这种基于数据的差异化执法,既守住了环保底线,又为企业留足了发展空间,彰显了生态治理的温度。
山东达斯特智慧用电监控融合了物联网、大数据的智能监管体系,将以科技之力守护每一片蓝天,让绿色发展的底色更加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