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厂的危废池又满了?传统处理线动辄占地上千平、建设周期3年,还没投产就先背上百万投入——维航立的生物处理方案,正改写这一现状。
每台套仅35㎡的设备,3个月就能落地投产,对土地紧张的化工园区堪称“及时雨”。更颠覆的是处理能力:MVR母液、精馏残液、釜底残渣……这些让化工厂头疼的“液态炸弹”,经复合菌剂+智能设备处理后,减量率超70%,残余物成粉体状,后续焚烧成本直降50%。
设备自带的实时数据采集、远程控制功能,让环保监管“透明化”——温度、氧气量等参数全程可追溯,再也不用为合规检查熬夜补记录。正如维航立坚守的“敬业”价值观:用工业化成熟技术(84家中试验证),让企业少走弯路,把更多精力放在生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