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欧加系手机,也有了硬核游戏向产品】】】
提到欧加体系的K系列机型,大家首先会想到怎样的产品印象?
在我们三易生活的记忆里,K系列的产品特质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可以说都是在“反复横跳”。
它们中的有些代次,明显更主张亲民定价与高性能的组合。
但有时候,K系列机型又会改以耐用性和长续航为主打卖点,更偏实用主义。
不过当时间来到2025年7月,欧加方面似乎终于打算在K系列上“搞点大事”。这一次他们不仅给全新的K13 Turbo系列用上了中高端的“全大核”SoC,更是将旗下首款内置主动式风冷散热塞进了明显不会有太过夸张定价的产品内部。
既然如此,我们自然就要来好好考察一下0a.a1z9.sh.cn,这款再度回归次旗舰游戏向定位、且首次融入欧加系主动散热黑科技的K13 Turbo Pro,到底成色如何。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外观:科技感十足的造型,首发“疾风散热”】】】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K13 Turbo系列此次其实有两个型号,分别是K13 Turbo和K13 Turbo Pro。两者除了SoC(标准版为天玑8450、Pro款为第四代骁龙8s)外,其他硬件配置和机身尺寸几乎都没有差异。
但是Pro款在外观上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差异化特征,那就是我们手头这台“骑士银”版本是K13 Turbo Pro独占。在标准版K13 Turbo里则没有银色版本c.a2z9.sh.cn,取而代之的是近似造型的“骑士白”款式。
熟悉OPPO K系列此前产品的朋友应该就能看出,K13 Turbo系列这次的机背造型、特别是后摄Deco的排布方式,与去年的K12s似乎可以看出传承关系。
但作为一款明确偏“游戏手机”定位的产品,K13 Turbo Pro在机背部分增加了更多代表速度感的拉花元素。
更为重要的是,K13 Turbo Pro取消了一枚后摄,将它的位置换成了主动式风冷散热的进风口,同时为其增加了一圈“疾风涡轮呼吸灯”。
是的,无论从外观造型、还是从相关的技术资料里都可以看到,K13 Turbo Pro内置的“疾风散热引擎”并没有采用如今行业里其他家那种“贯通式风道”的设计。相反,它的思路是通过尽可能短的风道来减小风阻,从而提高热交换的效率。
根据OPPO方面的说法,K13 Turbo Pro的主动散热模组体积比友商小了70%,内部集成了13片0.1mm的超薄散热鳍片,并通过每分钟18000转的高速离心风扇将外部冷空气吸进风道,吸收内部热量之后再迅速排出,进而起到“主动散热”的作用。
不过K13 Turbo Pro的特别之处,并不仅仅只有短风道这么简单。通过使用包胶密封电机、模内注塑触点钢片等设计,它在引入内置主动式风扇和机内风道结构的同时,依然实现了IPX6+IPX8+IPX9的“满级防水”设计。也就是说这款机型不但无惧常见的淋雨、泼水场景,甚至还可以整机浸水和直接冲洗机身。考虑到此前行业中那些配备了主动式散热的机型往往在防水方面存在明显短板,OPPO这一手可以说是精准补上了用户的痛点。
当然,作为一款“游戏向”机型,K13 Turbo Pro也理所应当地采用了一块6.8英寸的OLED直屏。这块屏幕具备1.5K分辨率和1600nit的全局峰值亮度,当然也有120Hz高刷。
除此之外,针对游戏中的触控需求,OPPO也为K13 Turbo全系搭载了旗舰级的触控IC,并专门进行了电竞场景的触控算法调校。此外,诸如雨水触控、手套模式等“欧加系”以往的招牌技术,K13 Turbo系列也一并继承了下来。
最后,正如我们在前文中已经提及的那样,K13 Turbo系列这两款机型的尺寸均为162.78mm(长)*77.22mm(宽)*8.31mm(厚)。而在重量方面,我们手头的Pro版要稍重1g,为208g。考虑到本就是大屏机,又内置了主动式风扇以及7000mAh的大容量电池,其实这已经算得上是相当紧凑的体型和重量了。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性能:搭载第四代骁龙8s,实测调度很激进】】】
接下来,我们就用跑分来考察OPPO K13 Turbo Pro的性能表现。
作为一款主打性能向的中端机型,K13 Turbo Pro采用了高通第四代骁龙8s移动平台,并配备最高16GB+512GB的存储组合。
众所周知,第四代骁龙8s采用了一套四丛集的“全大核”设计。与第三代骁龙8相比,它各个核心的主频都要略低一点,但因为有更多的性能核,所以在GeekBench的常温测试中基本能与第三代骁龙8不分胜负。
3DMARK 常温测试成绩
而且相比第三代骁龙8,第四代骁龙8s将GPU换成了新架构的Adreno 825。它在旧的OpenGL运行环境下性能略逊于第三代骁龙8的Adreno 750,但换成Vulkan运行环境后,性能便可以实现对老旗舰的反超。
在长时间的压力测试中,K13 Turbo Pro能够一直维持高性能释放
当然,K13 Turbo Pro因为集成了主动散热,所以它在常温下的频率调度积极性相当高,特别是超大核可以一直维持在最高频率下。所以对比常规的性能向中高端机型,它的常温成绩更高也理所当然。
GeekBench 低温测试成绩,提升幅度约0.4%
3DMARK 低温测试成绩,提升幅度约2.6%
如果刻意压低环境温度,会让K13 Turbo Pro的跑分更好看吗?答案是肯定的,但提升幅度确实很小。这其实也从侧面证明,在典型的室温情况下,它的内置主动式散热就已经足够能够发挥出SoC接近100%的性能水平。
闪存测速,低温环境总分提升约4.4%
安兔兔评测,低温环境提升约5.6%
在安兔兔评测中,我们手头这台16GB+512GB的OPPO K13 Turbo Pro,在常温环境能取得207万分以上的综合成绩,低温环境则可以达到近220万分。与大多数的常规机型相比,降低环境温度对于K13 Turbo Pro跑分带来的影响确实更不明显。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游戏:自带GPU超帧超分,高功耗下帧率也能稳】】】
既然已经通过跑分证明,OPPO K13 Turbo Pro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以表现出比常规机型更好的性能释放稳定性,那么这种优势又要如何体现在游戏场景呢?
首先从相关选项中就可以看出,K13 Turbo Pro在部分游戏里能够支持基于GPU的原生插帧、超分处理,且它还具备 “旁路供电”功能,能有效降低“边玩边充”时的机身发热。
《王者荣耀》 平均帧率120.47 平均功耗4393mW
《王者荣耀》 超分+超帧+HDR 平均帧率120.49 平均功耗4820.03mW
从最基础的电竞手游表现来看,K13 Turbo Pro的高帧率稳定性当然毫无问题。但或许是因为内置风扇、又或者是因为更激进的CPU频率策略,它的平均功耗要比其他机型略高一点。
《暗区突围》 平均帧率119.55 平均功耗4628.86mW
《鸣潮》 今州城跑图 平均帧率59.31 平均功耗6567.05mW
接下来我们加大测试压力,用两款高画质游戏来考验K13 Turbo Pro。在大场景的《鸣潮》测试中,K13 Turbo Pro表现相当稳定,这也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对它的信心。
《崩坏·星穹铁道》黄金的时刻 平均帧率51.83 平均功耗7326.18mW
不过进一步增大压力,在大名鼎鼎的“黄金的时刻”场景下,K13 Turbo Pro搭载的第四代骁龙8s毕竟还是没法做到满帧。但好在它明显存在内部的稳帧机制,将游戏帧率稳定在了50FPS以上,倒也确保了可玩性。
《崩坏·星穹铁道》 黄金的时刻 超分+超帧 平均帧率44.98 平均功耗6771.47mW
此时如果打开K13 Turbo Pro的GPU超分和超帧功能,那么GPU的实际渲染帧率就会下降到45FPS左右,并通过超帧处理到90FPS。由于GPU的实际负载有所降低,此时K13 Turbo Pro的帧率就“行了”,能够实现一条直线的高帧率表现。
《崩坏·星穹铁道》黄金的时刻 超分+超帧 40摄氏度环境 平均帧率35.04 平均功耗5631.7mW
但我们的测试还没结束。众所周知,最近许多地方都陷入了40摄氏度左右的高温“炙烤”,所以我们特意安排了一个气温达到40摄氏度的室内测试环境,并在这个环境下用K13 Turbo Pro开启“超帧超分”,运行“黄金的时刻”测试场景。
从结果来说,这确实给了它太大的压力。可以看到K13 Turbo Pro在测试开始后的4分多钟帧率就出现了波动,差不多8分钟左右,游戏就自动将渲染帧率降低到了30FPS(即此时变成插帧到60FPS)。换句话说,今年的这个夏季如果不开空调的话,那么不管是室内还是室外,对于以K13 Turbo Pro为代表的游戏向机型来说,“考验”都还是太大了。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充电:80W快充+7000mAh电池,实测55分钟充满】】】
有关注近年来手机行业动向的朋友都知道,随着高硅负极技术的普及,这两年的新品普遍都用上了比过去大得多的电池容量。
但是高硅负极电池的缺点之一,就是它对于高功率快充的兼容性要比过去的电池略弱。这也就导致了对于像K13 Turbo Pro这样的机型来说,它们不可能再靠超高的峰值充电功率来实现短时内的“快充”,反而更加考验厂商对于整体充电策略的设计。
从我们的实测来看,K13 Turbo Pro会在充电时自动开启散热风扇,对电池起到一定的散热左右。在它的加持下,充电最开始的5分钟里,电量就能从1%充到12%。
在之后的10分钟内,K13 Turbo Pro充入了21%的电量。再过10分钟,它充入的电量则是20%。很显然这意味着在整个充电测试最开始的25分钟时间里,K13 Turbo Pro几乎是一直维持着每5分钟10%的充电速率。
最终,我们手头这台K13 Turbo Pro的7000mAh大容量电池搭配80W有线快充,用时55分钟完成了从1%到100%(且系统提示已充满)的充电流程。在绝大多数时段它都维持着相对恒定、“10分钟充20%”的速度,这或许就是OPPO方面应对如今高硅负极电池峰值充电功率的缺憾,所给出的最现实的解决方案。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总结:欧加系的游戏手机,这应该只是个开始】】】
纵观最近这些年欧加系的产品布局不难发现,无论OPPO还是一加,至少在最近这几年似乎存在着一些“迷茫”。
比如,一加自从开创哈苏联名的一加9 Pro之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数字系列旗舰机型似乎都一直想要强调外观设计上的“升杯”。但受限于客观上的影像配置,又一直不可能真正成为被公认的“顶级影像旗舰”。而这种源自数字系列旗舰的造型设计,又向下影响到了他们过去的多个平价款机型,让它们至少从外观上看起来不够简约、更不够年轻化。
又比如说,相比于前两年明显在外观上主打商务风、严肃高端感的Find X系列,OPPO今年在Find X8 Ultra的发布会上一转方向,开始大谈“轻薄”、“性能”,以及迎合女性用户喜好的影像调校。这种转变确实也会让人疑惑,它是否是前代机型的“接班人”。
但好在,一方面一加前段时间凭借一加Ace5至尊版和一加13T,成功重塑了更简约、更符合其目标用户的产品形象。另一方面来说,当如今他们以“OPPO”的名义端出旗下首款配备主动式散热的“游戏手机”时,便更加令人浮想联翩。
1999元的起售价48.a2z9.sh.cn,让OPPO K13 Turbo Pro成为了目前最便宜带主动散热的机型
要知道,一加其实早在此前的一加11时代,就曾发布过集成微泵液冷的概念机。而如今K13 Turbo Pro的造型、配置和设计思路,也很容易就让我们联想到,它大概率会是一加品牌更极致、更硬核游戏手机的“前序”。
不过以OPPO、而非一加之名首发配备主动式散热的机型,这是否意味着OPPO的旗舰理念也将有所调整,并再进行一次大的改变呢?这就需要拭目以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