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雅家族的专业线监听一直是行业里久负盛名的存在,相信关注他们的烧友也早就种草了DT IE系列的一系列监听耳机,而且这一次拜雅官方给到了非常详细的、针对不同工况和器乐形态的定位细则,对于有专业需求的用户来说可以比较快速地完成选购,但对HIFI发烧友而言可能存在一定的理解门槛,我自己在展会上试听过几款产品、并且后续也通过代理商那边借到了DT 71 IE和DT 72 IE在自己的便携搭配中深度把玩了一番,最终我站在一个HIFI发烧友的角度,准备向大家推荐的是这款DT 72 IE。
开箱环节,咱们就不对这种专业线的品牌抱什么情绪价值上的期待了,之前索尼、铁三角的包装我也是来一个吐槽一个,不过从内部配件的实用性来说DT IE系列做的是不错的,内部的黑色收纳盒中间有两个可以固定耳塞腔体的卡位,线材可以非常自然地盘在里面收纳,内置的网兜也可以日常方便的放置耳塞套、6.35转接头等配件。盒子本身内部空间相当充裕、而且有一定的抗压性,往里面多塞一个小尾巴也没什么问题。
腔体的佩戴,我觉得无需过多夸赞,从谢蓝图一代沿用至今的这个设计在人体工程学上我认为是近乎完美的,也是我认为可以和Westone、峰力媲美的世界上最好的人体工学入耳产品,而且包装内附赠的异形耳塞套数量足够多(五对硅胶、三对海绵,但异形导管的缺点就是没办法适配第三方的耳塞套),就我而言,我的右耳差不多是中号、左耳需要略大一号,但后来发现两只耳朵都用大号是最合适的。和很多深导管我推荐小一号的腔体不同,DT IE系列的入耳,我并不推荐你用“将将好封住”的size,最好是选择略大一号的,可以获得更完整的声音。
DT IE系类均搭载了TESLA.11单元,这个振膜可以达到5-40KHz的频响,能达到最大137dB的声压级和高达39dB的隔音能力。虽然很多入耳式降噪产品能达到动辄40多dB的纸面隔音数据,但其实大部分都是峰值数据,所以参考性并不高,但DT IE系列作为设计给乐手的产品而言,它的被动隔音能力是它天生必备的一个技能,无需担心。
另一个在入耳里比较罕见的特性在于,DT 70 IE、72 IE和73 IE达到了IP68级别的防尘防水等级,而DT 71 IE达到了IP65防尘防水等级,这里的等级差异我不太清楚是如何划分的,因为按理说DT 70 IE作为混音/鉴赏类的产品,可能对防水防尘要求没那么高,但等级更低的却是鼓/低频监听的DT 71 IE,但即便是IP65也已经达到了极高的防水等级,可以防止各方向的低压泼溅,至少对舞台工作者来说对防雨是完全不在话下的(刚从Kanye演唱会回来的表示这个真有用)。mmcx插头对于高端发烧友来说可能不是一个适合折腾换线的类型,但DT IE系列我个人觉得搭配原线即可,音色是比较正的,而且如果用比较粗的编织线来搭配,会对极致轻量化的腔体产生拉扯感,从而大幅度降低佩戴舒适度,这也是为什么同样腔体id的T9iE佩戴明显不如谢蓝图舒适的原因。
以上是拜雅官方对DT IE系列的定位以及DT 71 IE和DT 72 IE的区别,包括如果你们点进详情页也可以看到他们对一些内容具体的描述。而至于为什么前文会提到137dB的大声压,其实也是因为舞台监听的工作工况是和我们普通用户欣赏音乐完全不一样的声压级,包括在频响曲线的测视里大部分时候都是以1KHz在94dB下的声压为基准测试的,不过在舞台上因为过大的外界杂音就需要乐手以大音量来听出更明显的低频鼓点节奏和更突出的细节刻画,这也是为什么某友商的Live系列,给普通人听会觉得又轰又躁,实际上乐手听到的和我们听到的完全是两码事。
而DT 71 IE与DT 72 IE,他们二者有着比较近似的中频音色与高频的能量感,整个中高频都是比较舒缓的、线性的能量感表达,但因为DT 71 IE作为鼓和打击乐为主的监听塞,它的低频基音、包括极低频的部分都给的非常足,DT 72 IE的吉他虽然也对应了大量的低频频段,但是他们在设计目标上还是有着明显区别的。比如,DT 71 IE可能会侧重30-250Hz频段的低频和极低频的增益,但吉他的频段是涵盖低频到中频部分的,所以DT 72 IE保留了一部分的极低频、但是削弱了低频的基音,同时会明显感觉到低频的瞬态更加明快、低频的结像形体也更加清晰,说白了就是为了着重表现吉他的“拨弦瞬态”,而DT 71 IE相比则更像是一个谢蓝图二代的翻版,低频结像较为丰满、极低频给的很足,听起来饱满、深沉、但是也有一些拖沓和Delay感,如果从欣赏音乐的角度来说,DT 71 IE非常适合听一些现代的电影原声,但是如果是听严肃一些的交响、以及绝大部分的泛流行摇滚曲目,在DT IE系列的所有耳塞里,我个人认为DT 72 IE站在了一个大众的平衡点上,它既有低频的细节、瞬态等素质,又有充足的量感,同时还符合老派烧友们追捧的那种“圈味”,是一个非常自然的、万金油的低频表达方式。
DT 72 IE的音色我是非常喜欢的,它的中频部分并不会像监听耳机的刻板印象那样中性、冷淡、以及把齿音做的很刺耳,它的人声不仅是细腻的、悦耳的,唇齿细节丰富的同时齿音也处理的很舒服,它的结像并不算过分的丰满醇厚、但是有着不错的人声密度与非常充沛的人声细节,尤其是在“气口”方面会比稍稍凹陷的DT 71 IE来的更舒服,人声有吞吐感、吞吐感也就带来了更好的鲜活度,对于听一些抒情类的亚洲系女声、爵士,都有着很入味的表达,尤其是像王若琳这种爵士女嗓,但因为它本身的女声尾韵不会明显发亮,所以如果你要特别高的甜度、或者听二次元ACG,那也并不算是DT 72 IE的强项,但对于喜欢听醇厚型男声的用户来说倒是可以通过前端互补到一个适合的状态,它人声部分细密的颗粒感非常适合演绎玉置浩二之类的声线。
DT 72 IE的声场和高频也都是比较值得夸赞的点,让我联想到了类似T8iE2二代上的感觉,声场大的同时非常的舒展、声浪与混响的扩散很接近真实舞台环境下的样貌,xyz轴都没有明显瘸腿的地方,而且因为人声不算过分贴耳的缘故,它的横向还是有着比较明显的开阔度的。高频的能量感非常线性、能量感发散,丝毫没有淤堵的感觉,可能缺乏了一些现代声耳塞所谓的“线条感”,但换言之,传统动圈爱好者几乎可以在DT 72 IE上看到他所喜欢的大部分特质。而如果你想要买一个风格近似、但是声音线条更分明、管弦乐质感更佳的塞子,那么DT 73 IE可能会更适合你,而如果是出于杂食的角度,我会认为DT 72 IE是四副里最适合盲狙的一款。
目前四款产品的售价都是5K不到的档位,从单动圈的硬素质来说我无法告诉你他们是多么有性价比的产品,毕竟专业产品的一些设计目标本身也不一样,近乎完美的佩戴与强大的物理隔音、防尘防水、比常规耳塞更高的机身强度与长时间工作的可靠性,自然是都在DT IE系列的价值范围内。如果你本身也有对应的专业需求,其实按照官方的分类推荐就可以完成选购,但作为发烧友而言的话,这款DT 72 IE,会是我想要推荐给你们的一个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