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山东泉科瑞达仪器设备有限公司发布
引言
多层共挤输液用膜袋作为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其温度适应性直接影响产品在极端环境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根据《YBB00342002-2015多层共挤输液用膜、袋通则》的要求,输液袋需通过温度循环(-25℃、50℃、23℃)及67kPa内压保持10分钟的严苛测试,以验证其抗温变能力和密封性能。在此过程中,NYQ-01包装耐压试验机凭借其高精度压力控制、自动化操作及多功能适配性,成为温度适应性测试的关键设备。
一、温度适应性测试的核心要求与挑战
根据YBB00342002-2015标准,温度适应性测试需完成以下步骤:
- 温度循环处理:样品依次在-25℃±2℃(低温)、50℃±2℃(高温)、23℃±2℃(常温)环境中各放置24小时,模拟输液袋在运输、储存及使用中可能面临的极端温差条件。
- 耐压性能验证:将经历温度循环的样品置于平行平板间,施加67kPa内压并维持10分钟,观察是否出现液体渗漏或结构失效。
技术难点:
- 温度骤变可能导致材料脆化或软化,影响密封性能;
- 压力需精准控制在67kPa±容差范围内,避免误判;
- 需高效完成多批次样品测试,确保数据一致性。
NYQ-01包装耐压试验机
二、NYQ-01包装耐压试验机的技术优势
山东泉科瑞达研发的NYQ-01包装耐压试验机专为软包装材料的耐压性能检测设计,其功能与YBB00342002-2015标准高度契合:
1. 双传感系统,精准压力控制
- 配备力值传感器与压力传感器,实时采集压力变化数据,精度达0.5级,确保67kPa压力控制误差≤1kPa。
- 支持内压法与外压法双模式,兼容保压试验与爆破试验,满足温度适应性测试中“恒压维持”与“极限破坏分析”的双重需求。
2. 自动化测试流程,提升效率
- 微电脑控制系统预设温度适应性测试程序,自动完成压力加载、保压计时(10分钟)、结果判定及数据存储。
- 7寸触屏界面直观显示压力曲线,支持历史数据查询与导出,符合GMP数据可追溯性要求。
3. 安全防护与扩展性设计
- 过载保护功能防止超压损坏设备;
- 测试区域配备防爆防护罩,避免样品破裂时液体飞溅;
- 可定制夹具适配不同规格输液袋(50~1000ml),覆盖多层共挤膜袋的多样化需求。
三、NYQ-01包装耐压试验机在温度适应性测试中的应用实践
1. 测试流程整合
- 样品预处理:将输液袋样品按标准完成温度循环(-25℃→50℃→23℃)。
- 装夹与加压:将样品置于NYQ-01平行压板间,启动预设程序,设备自动施加67kPa内压并进入10分钟保压阶段。
- 泄漏判定:通过压力传感器监测压力衰减曲线,结合视觉观察(如水浸法辅助),判定样品是否渗漏。
2. 数据驱动的质量优化
- 量化分析:NYQ-01记录每批次样品的压力衰减曲线及失效临界值,为企业提供工艺改进依据。例如,某企业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当内压从60kPa提升至70kPa时,泄漏率从0.2%升至1.5%,据此优化封口工艺参数。
- 工艺验证:对比不同温度处理后的压力测试结果,评估材料配方或热封工艺的稳定性。
结语
NYQ-01包装耐压试验机通过精准的压力控制、自动化测试流程及多维度数据分析,为YBB00342002-2015多层共挤输液膜袋温度适应性测试提供了高效、可靠的解决方案。其技术优势不仅满足当前行业标准,更为医疗包装领域的工艺创新与质量升级注入了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