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 在2025 年 3 月发布的《中国无线🛜耳机市场月度跟踪报告》显示,2024 年中国蓝牙耳机市场出货量达 11353 万台,同比增长 19%。不过令人意外的是,曾被认为会被真无线🛜耳机、开放式耳机取代的头戴式耳机,24 年出货量也达到了 692 万台,同比增长 26.1%。
图片来源:IDC
能看到来自头戴式耳机的反击,也让雷科技倍感好奇。毕竟从 2025 年起,真无线🛜耳机已经将主流、有竞争力的产品价格压低至 400 元的价位;甚至在头戴式耳机最擅长的主动降噪和音质方面,真无线🛜耳机都有着不错的表现。
面对低价高质的真无线🛜耳机,传统的头戴式耳机又靠什么来维持自己的竞争力呢?
图片来源:雷科技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小雷决定在真无线🛜耳机的价格舒适区选购一款头戴式耳机,看看在 400 元这个价位,无线🛜头戴式降噪耳机的表现究竟如何。而最终选择的「代表产品」,也就是今天评测的主角🎭️——水月雨 EDGE 羽翼便携无线🛜降噪头戴式耳机(下文简称水月雨 EDGE 羽翼)。
耳罩柔软厚实,佩戴体验不错
尽管耳机叠加优惠前的「正价」仅 399 元,但在产品的包装、设计和「仪式感」方面,水月雨 EDGE 羽翼依旧做的不错:真无线🛜耳机常用紧凑包装,但水月雨 EDGE 羽翼给到了一个「巨大」的硬质包装盒,很有 10 年前中高端 HiFi 耳机的感觉。
这种「HiFi 感」还体现在水月雨 EDGE 羽翼的配件上,Bose、索尼、beats 等「数码品牌」一般会给头戴式降噪耳机配备硬质收纳包,方便用户旅行时使用。以 Bose 为例,其标志性的「扁盒子」设计可以轻松把耳机连盒放进飞机座位前方的收纳袋里。
图片来源:雷科技
但水月雨 EDGE 羽翼却采用了相对复古的仿皮收纳袋,从保护性来说,这种柔软的仿皮收纳袋就和拜亚的天鹅绒收纳袋一样,并不是一个让你把耳机带出门的袋子,更像是一个在家里用的「防尘袋」。
至于耳机本身的设计,水月雨 EDGE 羽翼也在国际大牌常用的简洁路线之外,找到了全新的方向。头梁部份水月雨 EDGE 羽翼采用了较为复杂的「织物+塑料+软包+铝合金骨架」的方案:磨砂质感的铝合金骨架贯穿耳机,类似蛋白皮的软包材质为头梁上方提供充足的弹性和支撑,耳机头梁的外侧则完全由织物覆盖,带来了良好的触感。
图片来源:雷科技
说到触感,水月雨 EDGE 羽翼的耳罩在我看来也值得专门介绍。一般来说,头戴式耳机的耳罩舒适度和耳罩的形状、填充硬度和填充厚度有关。形状上,水月雨 EDGE 羽翼采用了包耳的方案,即使是「大耳」用户也不会压倒耳廓。至于后两者,水月雨 EDGE 羽翼采用了「加厚+高弹」的组合,实际耳罩厚度超过 20mm,在入门头戴式耳机这个价位中极为罕见。
图片来源:雷科技
而这样的耳罩设计,为水月雨 EDGE 羽翼带来了相当出色的佩戴舒适度——不要说压迫耳朵了,即使我戴着镜腿厚度达到 8mm 的智能眼镜👓,佩戴水月雨 EDGE 羽翼时也不会有压迫感。顺带一提,得益于水月雨 EDGE 羽翼的耳罩面料,即使在 27 摄氏度的广州,长时间佩戴水月雨 EDGE 羽翼也不会有明显的闷热感。
声音表现扎实,降噪能力中规中矩
说完水月雨 EDGE 羽翼做的优秀的部分,我们接下来聊聊水月雨 EDGE 羽翼相对普通的方面。
首先是水月雨 EDGE 羽翼的声音。水月雨 EDGE 羽翼采用的 40mm 镀铍球顶复合振膜单元(歌手联名版为镀钛),由于 399 元这个价位早已被各手机品牌的主动降噪真无线🛜耳机「统治」,像水月雨 EDGE 羽翼这样的头戴式主动降噪耳机,在这个价位很难匹配到一个「正经」的对手。
从声音表现来看,水月雨 EDGE 羽翼依旧是一款很有「个性」的耳机,不同于 HiFi 品牌的「万金油」监听风格,水月雨 EDGE 羽翼的听感更加的「润」,在中高频、高频延伸部分不会有明显的毛刺感,声音可以用「流畅」来形容。
图片来源:雷科技
作为水月雨的「看家本领」之一,水月雨 EDGE 羽翼的中频表现自然也不会差:声音密度和厚度都有不错的还原能力,少量的中频增益搭配中低频谐波失真也为水月雨 EDGE 羽翼的声音带来了些许「暖」调。
至于低频方面,由于耳机取向问题,默认模式下的水月雨 EDGE 羽翼在低频方面显得较为克制:低音有一定的下潜,但不会有明显的低频冲击感。当然了,如果你真的习惯中低音的冲击感,也能在水月雨 App 中开启「Extra Bass」模式。
另外,水月雨 EDGE 羽翼整体的解析能力和空间定位感都做的非常不错,即使在复杂编曲的流行或电音曲目中,也能保持出色的分离度。
图片来源:雷科技
如果说水月雨 EDGE 羽翼的声音表现还算不错,那它的降噪表现在我看来就只能「中规中矩」来形容了。尽管水月雨 EDGE 羽翼采用了「前馈+后馈」的混合式主动降噪,大整体的降噪效果确实比较一般——能听得出有降噪效果,对规律性的中低频噪声也有一定的消除作用。
但如今的主动降噪市场早已不是原本的「头戴式=降噪强」的时代了,即使是手机品牌推出的真无线🛜耳机,也能在 399 元的价位里带来超高的降噪深度。放在 10 年前,水月雨 EDGE 羽翼这套降噪还能算得上是优秀。但以 2025 年的标准,水月雨 EDGE 羽翼的降噪能力在我看来只能说是「中规中矩、聊胜于无」。
雷科技总结:「传统派」的翻身之作
老规矩,在给出具体购买建议之前,我们先按照雷科技的模版对水月雨 EDGE 羽翼做出评价:
优点:
1. 佩戴舒适,久戴不压不热;
2. 声音表现扎实;
3. 支持 LDAC、双连等高级模式。
缺点:
1. 降噪能力较为普通;
2. 没有 USB 音频模式。
其实从产品实力来看,水月雨 EDGE 羽翼的表现并不差:扎实的声线、舒适的佩戴体验,搭配水月雨丰富的 App 自定义调节,这些卖点让水月雨 EDGE 羽翼有能力成为一款打破价格壁垒的入门「水桶型」耳机,在 400 元价位段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竞争力。
尽管在降噪表现上略显保守,但考虑到其出色声音素质和佩戴舒适度,还有 399 元的超低价格,如果你对耳机的降噪功能不太看重,只是在公司、家里或宿舍等轻度噪音环境下使用,那水月雨 EDGE 羽翼确实是一个颇具性价比的选择。
而水月雨 EDGE 羽翼「上市即断货」的出色成绩,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自己的硬实力。可能有人认为这种低价头戴式耳机已是「老古董」了,但水月雨 EDGE 羽翼用实际表现告诉我们:只要实力过硬,即便是在高度内卷的 400 元价位段,「老古董」也能杀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