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社会环境下,普通人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机会依旧存在于各个角落,关键在于如何敏锐洞察并牢牢把握。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大批新职业产生。2025 年 7 月 22 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正式发布了第七批新职业,包括养老服务师、跨境电商运营管理师等 17 个新职业,智慧仓运维员、旅拍定制师等 42 个新工种,并调整变更了 9 个职业 (工种) 信息 。自 2019 年以来,累计发布了 110 个新职业。这些新职业反映了新质生产力创造的就业新赛道,见证了高品质生活催生的就业新空间。像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测试员、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睡眠健康管理师等新职业,都有着较大的发展潜力。主动学习相关技能,就能填补这些领域的技能缺口。以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为例,其与传统 “一人一机” 模式的无人机驾驶员不同,需要通过地面控制台实时操控多架无人机,不仅要提前用算法规划好飞行航线,还要应对信号波动、极端天气等突发状况时在后台进行介入接管 。普通人可以通过参与人社部组织的新职业培训,或利用在线课程、行业认证等方式快速提升专业能力,从而在这些新兴职业领域占得先机。
消费趋势的变化也带来了不少机会。当下,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从 “什么都想试试” 转向 “只买对的”。一方面,“低价” 成为消费趋势关键词之一,国内各大电商平台 2024 年上半年财报显示,主打低价 “砍一刀” 的拼多多营收和经营利润同比增长显著 。不过,鉴于当前国内市场竞争态势,缺乏产业经验、供应链基础及相关资源资本的普通人并不适合盲目卷入低价生意。另一方面,“独特” 和 “情绪价值” 在消费领域地位愈发重要。以小红书平台为例,其营造的独特 “买手生态” 成效显著,2024 年双 11 期间,成交破 500 万的商家数同比增长了 4.5 倍,成交破千万的商家数达到了 2023 年的 3.3 倍 。平台上许多 “主理人店” 通过展现设计理念、生活态度和方式,为用户提供独一无二的商品设计及情绪价值,收获了成功。从自身爱好或身边资源出发,比如擅长手工串珠制作独特珠宝产品,或是利用外贸资源引入日本中古首饰等,都有可能在这类消费趋势下取得商业成功。此外,“口红效应” 凸显,在经济下行背景下,消费者对低价情绪商品的偏爱增加,如盲盒、刮刮乐以及 “谷子经济”(二次元周边商品经济)等。2016-2023 年,国内二次元周边衍生产业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 53%,未来 5 年预计仍将保持 18% 的年复合增速 。投身于漫画、动画、游戏等 IP 的周边商品领域,对于普通人开展小生意而言,是低成本且潜力不错的选择。
再看看一些特定人群相关的领域,也蕴藏着机会。全国 80% 的人都在上网,网民超过了 11 亿,老年网民达 1.6 亿,农村基本都通 5G 了。这使得与老年人相关的产业有了发展空间,例如健康监测手环、AI 陪护机器人等智能硬件,在线医疗、健康管理系统等相关 APP,以及老年大学、广场舞直播等 。某平台养生直播间靠卖磁疗垫曾月入千万(虽因虚假宣传被罚,但也侧面反映出市场需求)。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针对老年人的市场,内容监管会越来越严,普通创业者的合规成本会比较高。
还有那些国家政策支持的领域,同样不能忽视。例如低空经济领域,随着无人机送快递、空中出租车等逐步走向现实,其中有不少适合普通人参与的业务。考个正规无人机驾照,便能承接农业喷洒、测绘等合规订单;加盟靠谱平台开社区物流配送站,管理无人机收发点;从事飞行器充电桩安装工作;开展低空摄影服务等 。这些业务既能服务于生产建设、智慧社区建设,满足文化生活需求,又能让普通人在其中积累经验、获得收益。又比如国家对基层医疗设施建设有所政策倾斜,将其纳入新基建,在经济下行时,基础医疗作为健康需求的 “最后防线”,有着刚性需求。普通人可以选择加盟社区诊所,提供基础诊疗、慢性病管理服务,或者代理平价药品,与药企合作推广高性价比药品 。
在当前社会环境下,普通人要善于观察新职业的兴起、消费趋势的转变、特定人群需求的变化以及政策支持的方向,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机会,通过不断学习提升技能,勇于尝试实践,从而实现自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