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大众对AR眼镜的关注度日益提高,AR赛道也日趋热闹,品牌终端产品持续发布。在VR设备追求极致显示效果的道路上,屏幕技术始终是绕不开的关键难题。维信诺研发的全球首款基于玻璃基的AMOLED超高PPI产品,有望将VR设备价格下探至主流的3000元区间,极大推动VR设备的普及。
众所周知,VR技术虽已诞生数十年,但受设备性能与成本问题制约,始终无法大面积普及,以苹果Vision Pro为例,其采用的索尼硅基OLED可达3000PPI,但两块屏幕成本高达3200元,高昂的价格让许多消费者望而却步。
突破技术瓶颈,引领VR显示技术创新突破
据了解,传统手机OLED屏幕多采用7T1C或更先进的8T1C像素结构,若要实现更高的PPI,只能从减少器件数量或缩小器件尺寸两方面着手。然而,受现有材料和工艺特性制约,减少器件数量会严重影响电学与光学均一性,而缩小器件尺寸,则面临设备工艺精度不足的问题,难以达到上千PPI的级别。如何突破传统限制实现更高像素密度与更优显示性能?维信诺给出了全新答案。
在今年的SID 2025大会上,维信诺展示了全球首款基于玻璃基的AMOLED超高PPI产品,彻底颠覆了传统的玻璃基板OLED像素设计,并通过先进的工艺能力和领先的材料技术,三者完美结合将PPI从500+提升至惊人的2000,而且玻璃基相比硅基能切割数出几十倍数量的屏幕,这一优势有望将VR设备价格下探至主流的3000元区间,可极大推动VR设备的普及。该技术也获得SID People’s ChoiceAwards。
在VR设备中,为呈现百寸级画面,光学结构需具备放大功能,但此时像素间的间隔线路也被放大,从而引发低PPI带来的纱窗效应,用户观看时会感觉画面被“格子”分割。同时传统LCD毫秒级的响应速度无法得到流畅的画面。基于LCD技术的PPI最高到1500PPI(通常1600PPI称得上入门级),不过为了超快响应速度,要么继续降低光效率或者增加驱动电压,这两种方式都会大幅增加功耗,对移动设备极为不利。
VR技术虽已诞生数十年,但受设备性能与成本问题制约,始终无法大面积普及,以苹果Vision Pro为例,其采用的索尼硅基OLED可达3000PPI,但两块屏幕成本高达3200元,高昂的价格让许多消费者望而却步。
针对此,维信诺直面传统OLED显示技术的瓶颈,凭借自研的先进像素架构设计与材料技术,以1.5um制程能力实现了2000PPI的超高像素密度。不同于将规格设定为入门级1600PPI,维信诺从研发之初就锚定技术极限,展现出强大的创新决心。
从画质到体感,VR体验革新
这一技术突破直接转化为惊艳的画质表现。屏幕不仅继承了OLED微秒级响应速度、低功耗的特性,其发光效率也远超LCD。同时,高对比度、超快响应、高色彩还原、高刷新率、广视角和高亮度等优势得以保留,叠加2000PPI的超高像素密度,让虚拟世界的每一帧画面都纤毫毕现。无论是激烈的游戏场景,还是细腻的电影画面,用户都能获得如同置身其中的沉浸感。
在用户体验层面,维信诺也针对性解决了VR设备的顽疾。针对困扰用户的余晖效应——光信号虽能瞬间传递到神经,但视觉残留导致大脑接收信息错乱,进而引发眩晕、恶心等问题,维信诺凭借屏幕天生的毫秒级响应速度与120HZ及以上的高刷新率,有效缓解了这一弊端,大幅提升了佩戴舒适度,向健康显示标准迈出坚实一步。
维信诺开发的全球首款超高PPI玻璃基AMOLED保持了原有的OLED优点,并从技术、成本、普适性、健康视觉等多维度集于一身的创新,打破了成本与技术的对立,为虚拟和真实世界搭建了一条难以分辨的桥梁。
来源: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