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23 日,华为终端宣布,华为 Pura80 数字版已启动预售,定于 7 月 30 日正式开售。该机型配备 6.6 英寸直屏,12GB+256GB 版本起售价为 4699 元。
与 Pro 系列的 “超大底双长焦”“80W 无线快充”“双卫星通信” 等高端配置相比,Pura80 数字版的硬件规格虽有缩减,但仍搭载了红枫原色影像、第二代昆仑玻璃、鸿蒙 AI 以及北斗卫星消息等旗舰级功能。
此前,华为 Pura80 Pro 系列已于 6 月发布并上市销售。其中,Pura80 Pro 起售价为 6499 元,Pro + 版本起售价为 7999 元,均与上一代保持一致。
作为系列中最后开售的版本,华为 Pura80 基础版的定价一直备受市场关注。经观察者网对比发现,华为 Pura80 数字版的起售价比上一代同版本降低了 800 元;若叠加 “国补” 优惠,该版本在电商平台的起售价可降至 4199 元,较上一代起售价低了 1300 元。
这种旗舰机型降价策略,无疑将加剧整个手机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从市场情况来看,Pura80 数字版的价格已与华为自家的 nova 14 Ultra 接近,且在影像等功能上存在竞争关系;而放眼整个 4000 元价位段,还有 iPhone16 系列、vivo X200 系列、小米 15 系列、OPPO Find X8 系列以及荣耀 Magic7 系列等多个品牌机型可供消费者选择。
华为与苹果相继采取降价措施的背后,是整个手机市场再度面临压力。市场调研机构 IDC 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为 6896 万部,结束了连续六个季度的增长态势,同比下滑 4.0%。为合理控制渠道库存水平,大部分厂商在第二季度减少了出货量,并借助 “618” 促销活动清理渠道库存。
在各大手机品牌中,随着华为 Mate70 系列供货情况明显改善,加之新品 nova 14 系列 “加量不加价” 等策略的推动,华为时隔四年重返中国手机出货量榜首,但出货总量仍同比下滑 3.4%;vivo 出货量同比下滑 10.1%;OPPO 下滑 5.0%;小米虽保持 3.4% 的增长,但较一季度 40% 的增速出现显著放缓;苹果在降价策略下保住了第五名的位置,出货量同比下滑 1.3%。
IDC 中国研究经理郭天翔分析指出,今年第一季度 “国补” 政策刚实施时,众多厂商曾期待能显著刺激市场需求,推动消费者换机,因此提前进行了备货和出货。然而,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国补” 对市场需求的拉动效果有限。尽管部分地区暂停的 “国补” 将陆续恢复,且中美贸易战暂时缓和,但整体宏观经济面临挑战,消费者信心持续低迷,手机需求难以实现明显增长,预计下半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将面临更大压力。
Canalys 研究分析师钟晓磊对观察者网表示:“2024 年华为增速极快,甚至保持 30% 以上的增长,这得益于麒麟芯片回归后,此前 Mate30 等机型的老用户释放出大量换机需求,对整个市场起到了强劲带动作用。但进入 2025 年,市场新增需求不足以支撑增长,一旦华为增速放缓,中国市场可能会回到此前常态的个位数增长,甚至出现微跌。”
除了常规的市场竞争,华为还面临着推动鸿蒙生态发展的额外挑战。钟晓磊称,今年华为新机已预装 “纯血鸿蒙” 系统,从软件优化和用户粘性角度看,鸿蒙长期对华为是利好因素,若鸿蒙生态能快速壮大,有望与苹果 iOS 展开正面竞争,“但目前华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许多用户常用软件仍存在 bug 或功能不全的情况,整个生态正处于阵痛期。”
在用户换机周期延长、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观察者网注意到,除 Pura80 数字版外,华为对上市仅一个月的 Pro 系列也进行了降价,例如在华为电商平台自营店铺中,Pura80 Pro 系列可享受 “满 5000 减 800” 的优惠。
不过,华为在高端手机市场的优势依然稳固。根据 Canalys 数据,今年一季度,在中国售价 600 美元(约合人民币 4300 元)以上的高端手机市场中,华为出货量同比增长 69%,占据 38% 的市场份额,仅次于苹果的 43%(苹果同比下滑 9%)。同时,IDC 数据显示,二季度华为在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仍占据 70% 以上的份额,其他品牌即便有新品加持,也未能取得两位数以上的市场占比。
调研机构认为,华为和苹果的新品发布节奏仍将是影响手机市场的重要变量。钟晓磊对观察者网表示,该机构对今年中国手机市场的预期为中性偏悲观,可能会出现 0% 甚至负百分之零点几的增长,最终走势还需看政策刺激效果以及厂商下半年的新品表现,尤其是苹果和华为的新品发布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