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融质科技CEO、耶鲁大学领导力学者、微软认证提示工程师安哲逸带来了《AI+情绪革命—引爆企业增长的核动力》专题分享,深度解析AI时代的生存法则。以下是干货满满的精华内容,速来围观!
一、AI与AIGC:别再傻傻分不清
安哲逸老师明确区分了两者的核心差异:
- AI是更广泛的技术体系,像抖音的推荐算法、高德地图的路线规划、淘宝的智能图片生成等都属于AI,这类应用多服务于企业级需求,和个人关联较弱。
- 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 如DeepSeek、GPT、豆包等,是个人可直接触达的红利。它的应用场景丰富,涵盖文字、图像、音频等多领域,比如GPT类工具擅长逻辑思考,部分平台能处理视觉信息,还有平台能生成音乐,普通人可借助它们提升效率,在创意生成、复杂问题拆解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二、AIGC模型怎么选?“幻觉”如何破?
AIGC有通用模型与推理模型两大类型:
- 通用模型以GPT为代表,适用于开放性问题和创意内容生成。
- 推理模型如DeepSeek的深度思考功能,更擅长逻辑推导、代码生成等复杂任务,且无需复杂提示词即可输出结构化结果。、
但AI存在“幻觉”问题(一本正经地输出错误信息),根源在于训练数据有误、泛化能力不足、知识固化及对用户意图的误解。规避方法有:
- 多平台交叉验证(如同时使用豆包、GPT等)。
- 善用联网搜索功能。
- 掌握提示词工程,安老师整理的“五星模型”提示词(含制策性、解析型等五类)可有效提升AI输出质量,矛盾论提示词还能助力解决企业70%的问题。
三、AI时代生存逻辑:拼的是个性化与情感价值
AI时代,企业盈利逻辑已从“产品为核心”“用户为核心”转向“一群人为核心”,需聚焦特定群体,通过个性化服务建立竞争力。例如:
- 佛山某餐饮企业,利用AI为每桌客人定制专属歌曲,将普通餐饮升级为情感体验。
- 银川某商家借助AI,将普通手表改造为承载同学情的定制礼品,利润大幅提升。
同时,情感价值成为核心竞争力。产品功能趋于同质化,而情绪满足是隐性需求,如微信凭借“附近的人”等功能击中用户猎奇心理,小米通过故事化营销引发情感共鸣。个人与企业需学会运用AI挖掘情感价值,才能在AI时代站稳脚跟。
问答精选
问题一:推理模型和通用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如何选择和搭配使用,以实现最佳效果?
安哲逸老师:推理模型适合聚焦问题,比如针对特定人群打开市场这类,不用太多提示词;通用模型要给大量资料,像炒股、公司补亏,得有框架框住它,才给有用建议。
问题二:如何通过提示词工程优化AI生成内容的风格和语气,使其更贴合特定行业或受众的要求?
安哲逸老师:用AI时,先给它设定角色,比如设定人事招聘专家。再给要求、上下文,还有目标和约束,别让它跑偏。按这五行模型来,能生成面试题,快速筛人。
AI浪潮已至,抓住个性化与情感价值的核心,善用AIGC工具,才能在变革中抢占先机。你准备好迎接这场“情绪革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