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激发少年儿童的求知与探索热情,培养其科学思维与动手实践能力,7月23日,由兰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兰州市图书馆和甘肃善泉城乡社区发展中心联合承办的“小树苗学堂暑期系列活动”(第三场)——“探寻物理奥秘、点亮智慧童年”科普实践主题活动在骆驼巷善泉活动空间举办。此次活动将物理科普巧妙融入趣味实验之中,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奇妙物理世界的大门。
摩擦力:神奇“舞者”与力量挑战
活动伊始,为了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老师精心准备了“会跳舞的小纸人”与“摩擦的力量”两个有趣的实验,开启了活动的第一环节,引导孩子们感受摩擦力的神奇魔力。老师将用餐巾纸制成的小巧纸人发放到孩子们手中,随后拿出塑料棒和气球,耐心讲解如何通过与不同物质的摩擦产生静电,进而让小纸人在桌上翩翩起舞。孩子们瞬间被点燃了热情,纷纷行动起来。有的孩子用毛巾反复摩擦塑料棒,有的孩子用手掌快速摩擦气球,还有的孩子用头发轻轻擦拭,通过不同的实验探索,成功让小纸人欢快地“舞动”起来,现场传来阵阵惊喜的欢呼声。接着,老师又分别准备了衣架、两本书和一瓶水,向孩子们发起挑战,让孩子们利用两书间的摩擦力提起重物,感受摩擦力的强大力量。孩子们积极思考,尝试将不同厚度的纸张交叠在一起。因纸张交叠的厚度不同,产生的摩擦力力量程度也各不相同,能提起的重物重量也有所差异。这一发现让孩子们对摩擦力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
光线的传播:破解视觉骗局的光影魔术
第二环节,老师带领孩子们用光线的传播破解视觉骗局,开启一场光影魔术之旅。老师准备了“纸杯投影仪”和“神奇的箭头”两个实验,从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两个角度,让孩子们“眼见为实”,了解光学知识。大家首先两两分组,兴致勃勃地拆解纸杯底部,用保鲜膜或胶带仔细封底,并在其上画出自己心中最想投影的图案。制作完成后,小朋友满怀期待地走上台,老师用手电筒轻轻一照,孩子们创作的图案便清晰地投影在屏幕上,大家纷纷兴奋地分享自己的创作想法,现场气氛热烈非凡。随后,老师拿出提前准备好的红色箭头和一杯水,让孩子们通过水杯观察后面箭头的方向是否发生变化,并鼓励大家亲自动手实践。过程中,有的小朋友成功让箭头反转,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有的小朋友则连连失败,却也不气馁,继续认真尝试。最后,老师从箭头与水杯的距离、箭头放置的水平或垂直位置等多个角度,为孩子们详细解密,让孩子们恍然大悟光线的传播原理。
大气压强:生活中的神奇力量
第三环节,老师选取了生活中常见却常常被忽视的大气压强作为实验对象。“蜡烛吸水”实验通过杯内外气压强度的不同,展现出奇妙的现象:蜡烛熄灭后,瓶子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牵引,开始吸收盘子内的水,水位逐渐上升。活动现场准备了开口大小不同的两个瓶子,孩子们纷纷动手实践,眼睛紧紧盯着瓶子,仔细观察实验情况,不时发出惊叹声,切身感受到大气压强的神奇存在。
热气流驱动:旋转小蛇的奇妙之旅
第四环节,老师带领大家感受热气流的力量。“火力旋转蛇”实验中,蜡烛燃烧产生的热气流成为驱动螺旋状纸片在竹签上旋转的神奇动力。老师让每个孩子都动手画下并剪好自己的“旋转小蛇”,然后依次上场进行实验。不同小朋友的“旋转蛇”长短、宽窄各不相同,实验结果也千差万别。有的“旋转蛇”旋转得又快又稳,有的则摇摇晃晃,甚至无法旋转起来。老师在实验过程中耐心地帮助孩子们不断调整,指出问题所在,最终孩子们都成功完成了实验,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力的分散:纸张承载的智慧挑战
第五环节,老师抛出了一个有趣的挑战:在准备好的纸杯中间,放上一张白纸,让大家想办法通过实验让白纸可以承受一个杯子的重量。孩子们积极开动脑筋,有的小朋友选择增加纸的厚度,试图增强纸张的承重能力;有的小朋友则选择不断折叠纸张,让力分散在纸的褶皱上。在不断的尝试和探索中,孩子们逐渐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深刻体会到了力的分散原理。
现身的二氧化碳:气球里的科学秘密
活动最后,老师准备了“瓶子吹气球”游戏,为孩子们带来一场惊喜的科学体验。老师在瓶中倒入白醋,为孩子们准备好气球,并在其中倒入小苏打。孩子们兴奋地依次上台,在白醋瓶上套上气球,然后倒入小苏打,眼睛紧紧盯着气球,观察它的充气情况。随着气体的产生,气球逐渐鼓起来,仿佛被施了魔法一般。通过气球的变化,孩子们亲眼看到了“现身的二氧化碳”,对化学变化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这场充满趣味与惊喜的少儿物理科普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学习了物理知识,更通过实验的方式,激发了孩子们的探索欲和求知欲。相信这次活动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的科学种子,将会在未来的日子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引领他们走向更加广阔的科学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