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备受瞩目的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盛大开幕。沃飞长空以“向上,阔然新境”为名,携AE200批产构型机与智能灵动舱一同亮相,将低空出行体验从“飞得便捷”到“坐得舒适”,为万亿市场注入“人性化+可量产”双重基因,诠释未来交通新可能。
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于7月23日-26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展会聚焦低空企业发展需求和应用场景落地,汇聚近300家全球头部企业,集中展示低空技术革命性突破,包括无人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等尖端成果,设置30多场论坛活动,充分展现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科创金融等领域与低空产业的结合。
当低空经济主机厂遇上汽车零部件制造龙头,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开幕当天,沃飞长空携手国内领先的汽车零部件系统供应商富维集团,重磅发布了旗下战略产品AE200全新设计座舱——“智能灵动舱”。
秉持“安全、简约、功能、人本”的设计理念,AE200“智能灵动舱”在满足eVTOL适航标准的前提下,采用新一代环保型航空阻燃材料,配置航空级安全座椅与约束系统,舱内广泛采用柔性包边与圆角化设计,从材料、座椅、触感、视野等多维度保障安全。
同时,融入先进NVH降噪减震技术和智能座舱理念,搭配了灵动中岛、云端座椅、天际光影系统、智能空气管家等多元创新,全方位提升飞行体验。
此次合作是航空与汽车产业深度融合的标杆实践,凭借沃飞长空在低空航空器研发上的领先技术,结合富维集团在汽车智能化座舱与轻量化材料领域的深厚积淀,将汽车产业成熟的智能交互系统、人体工学设计复用至eVTOL座舱开发,有效提升座舱安全性、舒适性与生产一致性。
这种跨界融合,开启了低空出行体验从“飞得便捷”到“坐得舒适”的升级,以航空级安全冗余融合车规级智能交互,也为AE200的规模化量产奠定供应链基础。
左一:沃飞长空CEO兼首席科学家郭亮;右一:长春富维集团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刘洪敏
当城市向上延伸,低空经济正成为发展新引擎。作为低空经济链主企业,沃飞长空以“技术攻坚、生态织网、场景共建”三维战略布局,致力于为城市立体交通提供“中国方案”。
技术领跑
作为中国首个、全球第二完成全倾转过渡飞行的eVTOL产品,AE200验证机的技术突破为国内倾转旋翼构型树立了技术标杆。
同时,在国内交通接驳类eVTOL适航审定进程中,AE200率先进入第四阶段(共五阶段),生产许可审定首次会议已顺利召开,从技术、适航双维度不断加快产品落地进程。
生产制造抢先布局
沃飞长空全球总部及生产制造基地已于去年12月在成都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有效促进上下游企业的紧密衔接、科研团队的深度合作、运营服务企业的入驻,从而加快推动低空经济产业集聚发展。
场景深耕与生态共建
场景的深度,决定产业的疆域;生态的广度,决定产业的高度。
沃飞长空以成都城市低空载人首航,验证城市低空航线流程,借“巴蜀文旅走廊”试飞,解锁景区直达体验,并携手川航打造“民航+低空”联程标杆,持续拓展运营场景。依托数百架商业订单,与行业龙头、院校深度合作共筑低空经济共同体,推动技术突破与产业落地同频共振。
从技术突破到场景验证,从跨界合作到生态共建,沃飞长空正以“领先者”的担当与“开拓者”的魄力,让人们对立体交通的想象,照进更广阔的现实。此次沃飞长空携AE200批产构型机与“智能灵动舱”亮相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期间,ELLEMEN采访了沃飞长空CEO兼首席科学家郭亮,了解沃飞长空是如何向世界展示中国低空经济的新产品、新技术,同时为未来生活带来新场景、新体验。
ELLEMEN:沃飞长空推出智能设计座舱是出于哪些方面的考量?
郭亮:我们通过“智能灵动舱”这样的设计座舱,提前考虑到客户的乘坐体验,让飞机从性能满足升级到舒适乘坐体验,让我们的产品不仅能“飞的起来”,也让大家“飞的舒服”。所以我们这次把汽车的很多功能交互和人本设计都引入到了eVTOL的座舱中,例如,中岛可一键在二、三排之间灵活移动,还配上了冰箱,不仅是扶手,也可以储物、充电。汽车里的大沙发这次我们也安排上了,舱内的二排座椅采用零重力设计,配备加长腿托,和舒适软枕,松弛感拉满。三排座椅采用电动坐垫翻折技术,可在座椅与载物平台间自如切换。既能满足商务出行,也能满足多人出行需求。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设计方案,将航空出行的品质感进一步提升,让低空出行不仅是一种高效的交通方式,也能成为一种舒适的生活体验。目前它还是设计款,后续会根据适航要求等进行优化,这也是一个开端,作为我们AE200未来的可选配置之一,为用户提供更多选择。
ELLEMEN:沃飞长空的产品主要面向哪些人群,商务出行为主,还是个人或家庭旅行为主?
郭亮:我们的产品具备高度的场景适配能力与客群包容性,座舱支持4-6座灵活布局。四座布局能很好地适配商务出行场景,满足企业高管、商务人士在城市间私密、高效且舒适的出行需求;而六座的经济性布局则更适合家庭旅行、朋友结伴出游等场景,在保障空间舒适度的同时,有效平衡出行成本。
ELLEMEN:对未来一年到三年,沃飞长空在业务规模上有怎么样的预期?
郭亮:关于这一点,此前赛迪智库发布的《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发展形势展望报告》显示,预估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8591.7亿元。也有行业机构预测,到2030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2万亿元。要达成这个目标,我们预计2025-2026年,第一代主机厂将走完研发,陆续完成适航审定。预计2026-2030年,将开启城市间点对点的固定飞行线路商业化试运营;预计2030年后将进入常态化运营阶段。
ELLEMEN:沃飞长空是否会参与或辅助低空出行相关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郭亮:低空出行基础设施建设是行业规模化发展的重要支撑,我们沃飞长空一直深度参与民航局、行业协会牵头的各类标准体系建设,参与完成了《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起降场技术要求》团体标准等6项标准的制定,内容覆盖动力装置、机场基建、运行管理等关键领域。 未来,我们还将继续与各地政府、相关企业等加强合作,在低空起降点、充电网络、调度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贡献力量,推动低空出行的市场化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