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生物学研究中,单一成像技术往往难以全面捕捉生物体内的复杂变化。广州光影细胞科技(GCell)推出的多模态动物成像平台,通过光声与超声技术的融合,为科研人员提供了更立体的观察视角。
传统动物成像方法中,超声成像擅长呈现组织结构却缺乏特异性,光学成像灵敏度高却穿透深度有限。多模态动物成像平台将两种技术优势互补:超声模块可清晰显示脏器轮廓;光声模块则能利用生物组织的光学吸收特性,识别血红蛋白、黑色素等内源性物质,甚至追踪外源性纳米材料的分布。这种 “结构 + 功能” 的双重信息,让肿瘤血管生成、药物递送等研究更具说服力。
非侵入式设计是该平台的显著特点。无需对实验动物进行创伤性处理,即可重复成像观察同一动物的动态变化。某药理学实验室利用该平台,连续监测小鼠体内肿瘤对药物的响应,通过对比治疗前后的血管密度和血流变化,直观评估药效,减少了动物使用量,也避免了组间差异导致的误差。
平台的定量分析功能同样值得关注。内置软件可自动计算目标区域的光声信号强度,为纳米颗粒的器官富集率、造影剂的代谢速率等研究提供量化依据。操作界面采用科研人员熟悉的工作流设计,从动物固定到图像分析的全流程可在 15 分钟内完成,降低了新手的学习门槛。
目前,该平台已应用于心血管疾病、肿瘤学、纳米医学等多个研究领域。它不只是一台成像设备,更像是连接分子机制与整体生理功能的桥梁,帮助科研人员在完整生物体层面解读生命现象,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了更丰富的技术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