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粮食应急储备库一派繁忙景象,满载稻谷的运粮车有序驶入登记区,智能扦样设备挥动银色机械臂,精准插入车厢进行取样。质检、过磅、结算,各环节高效衔接,宛如一条“智慧流水线”。
“科技手段,就是要让粮食安全‘看得见、摸得着’!”负责人廖秀君介绍,门口的智能扦样设备取样随机,点位覆盖全,检测结果更具客观性和公信力,更能代表整车粮的真实质量。这座现代化粮仓,集粮油仓储、冷链物流于一体,具备粮油仓储4万吨、冷链物流仓储350吨的能力。
步入仓储区,一股清凉气息迎面而来。“新粮住上了‘现代化高大平房仓’,绿色储粮空调能够有效抑制虫害滋生。”廖秀君介绍,内环流控温系统利用粮堆内部的“冷气”,夏天将仓温和粮温控制在25℃以下。“温度低了,湿度稳了,仓里害虫繁殖得以控制,粮食自然‘精神’!”他解释道。
在智能监控大屏前,仓储保管员陈鑫展示了另一项“绝活”——氮气气调技术。“我们向密闭粮仓充入氮气,氮气浓度充到98%并达到一定时间后,便可杀死害虫,抑制霉菌,不用一点化学药剂!”他指着屏幕上的数据说,这项绿色储粮技术杀虫彻底、保鲜高效、成本低廉,稻谷品质显著提升。
智能科技不仅守护粮食,更让售粮农民省心省力。在结算区,种粮大户张祥和刚完成交易。“今年自己种的加上从农户手里收到的稻谷已经卖了160万斤,产值达208万元。”张祥和乐呵呵地说:“结算快,拉一批粮上午交完,下午钱就能到账!”
为切实保障农民利益,确保颗粒归仓,大余县以智能粮仓为枢纽,持续完善粮食收购保障机制,大力推进市场化收购,引导多元主体入市,拓宽售粮渠道。同时强化市场监管,严查压级压价、拖欠粮款等行为,严格执行国家政策,通过公示质价标准、落实“优质优价”等举措,确保惠农政策精准落地,让粮农卖“明白粮”“舒心粮”。自7月17日启动收购以来,该中心日均入库量超200吨,已完成全县早稻收购任务的35%。(彭青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