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以“打造科创共同体 共育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新华网高质量发展思客会在合肥举办,多家在皖人工智能、量子信息、深空探测等领域的代表性企业和科研单位集中亮相,合肥中科君达视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产科学仪器代表企业携旗下自主研发的千眼狼品牌高速摄像机系列惊艳亮相。作为国内高速视觉感知与测量技术的领军企业,中科视界凭借打破国外垄断的核心技术、全链条自主可控的产业生态布局,为科学仪器产业链“痛点”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样本,交出一张高质量发展的皖美答卷。
长期以来,高速视觉成像测量系统的核心器件,高端高速CMOS图像传感器被国外技术封锁,成为制约我国科研与高端装备发展的隐形枷锁。千眼狼博士研发团队历时7年技术攻坚,直击三大产业链痛点,实现三大颠覆性突破:1.“看不见”变“看得见”攻克大面阵双边对称驱动高速CMOS全局快门传感技术,自主研发16.6Gpixel/s高速CMOS传感器,最高100万fps,最小曝光时间低至100ns,实现微秒级瞬态过程捕捉。2. “看不清”变“看得清”首创海量数据高速高质量并行传存算技术,通过多处理器协同分总式传输与高带宽闪存阵列,实现每秒16.6GB RAW数据的实时处理与17.28TB存储,图像信噪比达46dB,彻底解决高速瞬态成像模糊难题。3. “看不准”变“测得准”构建端边协同多相机系统,近场位移测量精度达3μm,多相机同步触发误差仅200ns,可为火星着陆悬停避障试验、航空发动机维护等高精度场景。
科技创新,既要“立足脚下”,也要“仰望星空”。面对高端科学仪器“缺芯少核”困境,中科视界探索出一条产业链协同创新路径,向上游长光辰芯、海图微电子等企业攻关高速图像传感器流片工艺,构建国产化核“芯“供应链,降低对进口器件依赖。同时,牵头制定人工智能高速摄像相关标准,千眼狼高速摄像机已应用于天问一号火星着陆试验,清华中科院前沿学术研究等场景,服务覆盖全国90%的985、211理工科院校。
“科技自立自强是开放协同的科创共同体,中科视界以关键技术为矛,以产业链生态为盾,促进中国科学仪器从“跟跑”转向“并跑”甚至“领跑”的新产业格局诞生。”中科视界副总经理雷秀军博士在思客会上表示。中科视界正通过三层次创新生态建设持续释放生产力:一是科研共创,是与中国科大共建高速视觉联合实验室,推动科研成果向应用领域转化;二是人才共育,将企业打造成人才熔炉,建立博士后工作站,汇聚光电领域、图像处理领域博士人才;三是产业共兴,要素共享,推动上下游协同发展,撬动科学仪器产业链全链条升级,共同推进科创共同体建设。在这场围绕新质生产力的创新竞速中,千眼狼科学仪器将与更多企业一起奋斗,让科创共同体成为中国科学仪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