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申达杯”智能无人系统应用挑战赛,在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圆满收官。这场由各大高校、科研院所与行业学会联合打造的科技盛宴,吸引了全国40余家单位、110余支队伍齐聚一堂,以创新为刃、以技术为帆,共同探索智能无人系统的无限可能。
经过5天激烈角逐,赛事圆满落幕,不仅诞生了8支一等奖、8支二等奖及13支三等奖队伍,更以“竞技+交流”的独特模式,为行业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高规格赛事引领行业风向**
权威汇聚 共襄盛举 7月24日,南京理工大学校长付梦印教授,中国兵器首席科学家李春明研究员,无锡市委常委、江阴市委书记许峰,江阴市副市长沈乐,江阴临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盛达,中国航天基金会理事长吴志坚,西北工业大学原党委副书记、校务委员会副主任万小朋,南京理工大学党委常 委、副校长李强,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易文斌,中国兵工学会副秘书长安玉德,中国航空学会科学普及部部长肇晓兰,中宣部全民国防教育局石元庆,中国航天科工三院科技委主任郑辛,中国航天科工三院人力资源部副部长邵君,中国航天科工三院资产部处长胡汉波,中国航天科工三院310所所长刘海丰、科技委主任许玉明,申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国平出席开幕式。
三大赛道七大科目激战正酣 本届挑战赛以“实战化、场景化、创新化”为核心,设置自主赛道、算法赛道、基础赛道三大方向,涵盖快递速达、飞行避障、协同追踪、空地协同、智能清障、无人车避障、无人车竞速七大科目,全面考验团队在复杂环境下的技术综合应用能力。
**新晋科目 闪耀赛场**
EulerCar——国产化智能无人车平台 EulerCar ROS机器人作为智能清障赛道的指定平台,由易百纳技术社区基于全国产化技术打造,搭载海思全栈解决方案。赛事聚焦参赛团队基于该平台的智能清障技术综合应用能力,未来将拓展至多机协同场景,持续推动行业创新。
EulerCar采用多传感器融合感知方案,结合激光雷达、视觉模组等多维感知单元,实现精准的环境感知。其内置星闪WS73高速通信模组,提供低延时、高可靠的无线数据传输,确保系统的实时响应能力。 在硬件架构上,EulerCar采用全国产化解决方案:感知单元搭载海思技术方案,10.4T算力的海鸥派机器人计算大脑基于AI+视觉解决方案,通信采用星闪+5G RedCap技术,控制单元则依托海思MCU实现高效决策。操作系统层面,平台支持开源量子基金的openEuler、Ubuntu以及易百纳技术社区开发的ebainaOS,为具身智能提供从硬件到软件的全自主可控技术栈。
同时,EulerCar搭载了易百纳具身智能软件栈体系,基于ROS2框架开发,兼容openEuler/Ubuntu双系统,为开发者提供灵活多样的开发环境。平台配套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与丰富的应用案例,覆盖技术学习、研发验证、实验测试、教学实训及竞赛培训等场景,形成全链条技术支撑。未来,EulerCar将持续迭代升级,致力于打造全国产化自主移动机器人开源平台,推动多场景移动机器人技术的创新与应用落地。
精英汇聚 感谢所有参赛的同学、指导老师、裁判及组委会老师!大家的倾情付出,铸就了赛道的精彩,也为国产化技术生态的发展增添了靓丽的色彩,赛出友谊、赛出水平、赛出合作,取得圆满成功和丰 硕成果。
**实力团队脱颖而出**
荣誉时刻 来自各大高校、军工院所及民营企业等40多家单位的110余支队伍聚焦实际应用场景中的难点重点问题,在三个赛道、七个科目进行激烈角逐后,经过裁判组和评审专家的严格把关,最终比赛结果出炉。
**交流论坛碰撞创新火花**
技术分享 比赛的目的不仅仅是竞争,更重要的是通过比赛发现问题,促进交流、取长补短,寻找技术攻关方向、寻求解决方案,推动无人系统技术的发展,提高其在实际环境中的应用能力。大赛邀请获奖团队进行技术交流,包括设计方案、备赛经验、比赛策略等。
**创新征程永无止境**
展望未来,我们的赛事将迎来全新升级:从单体智能竞技迈向群体智能协同,同时海鸥派系列平台将拓展至更多赛事场景。 让我们携手共进,在智能无人系统创新的道路上再创辉煌!期待与您明年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