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共青团安庆市委员会)
青春行知乡土情 筑梦助力新时代
青年学子家乡行
为鼓励在外优秀学子关注家乡发展、感受家乡变化、宣传家乡形象,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7月25日,团市委、市委人才工作局、市人才发展集团和团宜秀区委联合举行“青春行知乡土情 筑梦助力新时代”青年学子家乡行主题活动。3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青年学子,用脚步丈量宜城大地,用双眼见证古今辉映,用满腔热忱种下“归巢筑梦”的种子。下面跟随团团的脚步,一起来看看吧!
“两邓”故居| 百年传承,精神永驻
步入青砖黛瓦的百年老宅,学子们在邓稼先生前使用过的书桌前久久驻足。泛黄的演算手稿、朴素的棉布衣衫,无声诉说着“两弹元勋”的赤子之心。“原来科学报国的种子,早在这方庭院生根发芽”,一位学子凝视着邓稼先的工作照,轻声感叹。当宣讲员用哽咽的声音讲述邓老在生命最后时刻仍坚持工作的故事时,整个展厅陷入了庄重的静默,学子们的眼神中流露出由衷的敬意。
安庆博物馆| 老城新韵,戏里春秋
在安庆博物馆的古代展厅里,新石器时代的玉琮、战国时期的青铜器静静诉说安庆的文明起源;近代展厅中,辛亥风云人物手迹和抗战实物再现了这座城市的红色记忆;转过长廊,复刻的安庆老街跃入眼帘,”胡玉美”“麦陇香”等老字号勾起无限回忆;黄梅戏展厅里,华美戏服与黄梅曲调交织出戏曲魅力。学子们驻足细观,不时举起手机记录这些承载着安庆故事的珍贵展品,指尖轻触展柜那一刻,仿佛触摸到了传统文化的温度。
星际数科| 数智赋能,文化新生
在星际数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学子们开启了一场炫酷的科技体验之旅。在AI互动区,同学们争相尝试“AI短剧换脸”,瞬间化身经爆款短剧男女主,笑声不断;戴上AR眼镜,眼前的办公场景立刻变成虚拟演播室,让人惊叹不已;在实时绿幕体验区,几位同学站上拍摄台,背景随即切换成桐城六尺巷或菱湖风景区,带大家一秒玩转安庆。沉浸式的科技体验不仅让同学们感受到前沿技术的魅力,更让大家看到数字时代文化传播的新方式。
筑梦产业园 |智汇宜城,创享未来
在皖西南(安庆)人才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学子们开启了安庆市筑梦产业园的探访之旅。在安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专家演示了云计算如何为传统企业插上“数字翅膀”;在中电信数智科技有限公司安庆分公司,“工业大脑”中心各类实时数据让同学们直观了解了5G+工业互联网的魔力;在人才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详细解读了《安庆人才政策手册》,从购房补贴到创业扶持,从配偶就业到子女入学,一项项暖心政策让学子们眼前一亮。夕阳下的筑梦产业园,即将见证着又一批青年才俊与安庆的“双向奔赴”。
学子感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庄硕
走进邓稼先故居,这位“两弹元勋”在艰苦条件下隐姓埋名、以身许国的纯粹奉献,让我真切感受到什么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这份沉甸甸的爱国情怀与科学精神,是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在安庆博物馆,厚重的历史与文化底蕴让我更理解了这片土地孕育的坚韧品格。走进高新技术企业,看到年轻的工程师们在现代化实验室里专注研发,用智慧与汗水推动创新,我仿佛看到了邓稼先精神的当代回响——那份对国家的热爱与责任,已化作我们这一代人在科技前沿奋斗的动力。这次参观让我明白,爱国与担当并非空谈。它就在先辈的无私奉献里,在历史文化的积淀中,更在我们青年学子今天脚踏实地、用所学知识建设国家的朴素行动里。
复旦大学 吴刚
踏进安庆博物馆,就像翻开一部厚重的立体史书:从“吴楚分疆”的青铜剑,到近代洋务的机厂图纸,再到抗战硝烟里的《新青年》纸页,每一步都能踩到时间的年轮。走到黄梅戏展柜,耳边仿佛响起“树上的鸟儿成双对”,那些戏服、手抄本、老唱片忽然把童年记忆、祖母的哼唱和课本里的诗句全部串在一起——原来文化不是展览,是呼吸。那一刻,我清楚地感到自己血管里奔涌的不止血液,还有安庆千百年积攒下来的底气与灵气。身为安庆青年,这份刻在骨子里的认同让我既踏实又骄傲:无论走多远,都知道从哪儿来,要往哪儿去。
北京理工大学 肖雨轩
通过本次活动,我对安庆的高新技术产业有了更深的体验,也让我对家乡的发展有了全新的认识。在星际数科,AI换脸、AR眼镜等技术展现了科技与文化的创新融合;筑梦产业园的安畅网络云计算和中电信"工业大脑"则彰显了数字技术的强大魅力,而人才服务中心的贴心政策,更让我感受到家乡对青年人才的重视与期待。
这次活动彻底改变了我对家乡的认知——安庆不仅是历史文化名城,更是一片充满创新活力的热土。作为一名安庆籍学子,我开始认真思考:或许,回乡发展也是一个充满机遇的选择。感谢这次活动,让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安庆,也看到了自己未来的更多可能。
安徽新华学院 冯世茂
在两邓故居,讲解员的讲述撕开时光褶皱:邓稼先出身名门,自幼聪慧顺遂,却在最好的年华一头扎进戈壁荒漠。从优渥家世到啃窝头抗辐射,从少年才俊到隐姓埋名二十八载,他把个人轨迹彻底嵌进国家需要里。当听到“他临终前还在整理核研资料”,突然懂了:真正的青春,从不是计较得失的选择,而是像稼先先生那样,把生命燃成照亮国途的火种。身为大学生,我们总在纠结“值不值”,可先生的故事分明在说——最值得的人生,是让才华与家国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