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曹磊7月27日报道: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开幕,本届大会以“智能时代 同球共济”为主题,汇聚全球人工智能前沿成果,集中展示该技术在医疗健康、产业赋能、科研探索等核心领域的最新实践与发展趋势。其中,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携五项技术创新成果亮相,受到广泛关注。
在专利智能分析领域,研究院发布的Patent Max堪称新标杆。该平台集专利检索、分析、评估、预警于一体,支持关键词、自然语言、多模态及批量检索,能智能解读专利多项关键信息并生成分享链接,在汽车智能驾驶、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场景试用,为用户提供全链条专利服务,在专利申请关键环节作用显著。
医疗领域,研究院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联合发布两项创新系统。TAVI智能分析系统整合数千例心脏手术案例,为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提供全方位支持,提升手术决策效率与科研创新能力;华法林智能抗凝管理系统采用三位一体设计,实现慢病管理全程覆盖,在多家机构落地,获积极反馈。
针对电力项目评审的复杂场景,研究院与国家电网上海电力公司合作开发的“电力智能评审系统”成效显著。该系统整合超3000份行业文件和案例,构建专业知识库与评审指标体系,解决传统初审痛点,智能排期管理缓解高峰期压力,使评审周期平均缩短30%-50%,还入选“全球人工智能赋能可持续发展十大卓越案例”。
“电网智能报告生成系统”则为电网企业带来文档创作新范式。其融合AI大模型与行业知识库,覆盖多场景,采用三位一体技术架构,支持自然语言交互,能快速生成符合规范的内容与图表,大幅提升效率,且支持本地化部署与安全方案,下半年将面向全产业开放。
更值得关注的是,研究院与美国德州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联合发布全球首个AI纳米药物设计平台NanoSafari。该平台有超大规模数据库等四大核心突破,在实验验证中效果显著,相关成果发表于顶级期刊,标志着纳米医学领域科研范式的里程碑突破。
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宋海涛表示,NanoSafari的推出体现AI角色转变,研究院正建设多个领域专业数据库,拥有全链条技术能力,期待与各方合作,推动行业数智化转型。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将持续创新,为构建智能化社会助力,推动上海打造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