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 大部分人都被航天飞机优雅的降落给骗了。你以为它就是个大飞机 从太空滑翔回来?错了!这玩意儿回家的时候 就是一块1400℃的烧红铁块在天空中狂奔 稍有不慎就是机毁人亡的下场。那温度什么概念?钢铁的熔点才1500℃ 航天飞机差点就被烧成铁水了!
看起来很帅 实际上在玩命
你们知道航天飞机从太空回来有多快吗?时速28000公里!这是什么概念 子弹的速度大概1000公里每小时 航天飞机比子弹快28倍。以这种速度冲进大气层 跟大气摩擦产生的热量能把石头都烧化。机头温度最高能达到1650℃ 机翼前缘也有1400℃ 这温度足以把铜都烧成液体!
更要命的是 航天飞机在这种高温下还得保持稳定飞行。不像导弹一样一头栽下去就完事了 它得精确控制姿态 既不能烧毁也不能失控。驾驶员坐在里面 外面是1400℃的地狱 里面得保持常温 这技术难度简直逆天了!稍微有一块隔热瓦掉了 整个飞机瞬间就变成火球。
两次惨剧 血的教训
说到这里 Molly就想起那两次让全世界都心痛的事故。挑战者号和哥伦比亚号 14个宇航员就这样永远离开了我们。挑战者号是发射时爆炸 但哥伦比亚号就是死在回家路上!2003年2月1日 哥伦比亚号返回地球时 就因为一块隔热瓦受损 高温气体钻进机翼 整个飞机在得克萨斯州上空解体。
你们知道隔热瓦有多重要吗?航天飞机表面贴了超过24000块隔热瓦 每一块都不能出问题。这些瓦片看起来像泡沫一样轻 但能承受1260℃的高温。有多轻?一块砖头大小的隔热瓦 你用一只手就能拿起来 但就是这么轻的东西 决定了7个人的生死!
为啥这么危险还要造?
可能有人要问了 既然这么危险 为啥还要造航天飞机?其实当年美国人也是被逼无奈。苏联的太空技术太强了 美国人急眼了 想要一个可重复使用的航天器来降低成本。结果呢?理想很丰满 现实很骨感。航天飞机每次发射成本高达15亿美元 比一次性火箭还贵!
最要命的是安全性。计算一下就知道了 135次发射 失败2次 成功率只有98.5%。这在航天领域已经算不错了 但对于载人航天来说 还是太危险。每次宇航员坐上去 就是在赌命 赌那1.5%的失败概率不会轮到自己。
中国人怎么看这事?
说到这里 Molly想说说咱们中国的选择。当年美国航天飞机如日中天的时候 很多人说中国也应该造一个。但咱们的科学家很清醒 知道这条路风险太大。所以中国一直坚持神舟飞船+长征火箭的组合 虽然看起来没有航天飞机那么炫酷 但安全性更高。
现在回头看 当年的选择是对的。美国航天飞机2011年就退役了 现在又回到了飞船+火箭的老路。而咱们的神舟飞船一直在稳步发展 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八号 一次比一次成熟 一次比一次可靠。有时候 最朴素的技术路线往往是最正确的。
航天飞机的故事告诉我们 科技进步不是越复杂越好 而是要在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之间找到平衡。那些看起来很帅的东西 背后可能隐藏着巨大的风险。真正的智慧 是知道什么时候该前进 什么时候该止步。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 大家还有什么想了解的航天知识吗?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