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王佳妮7月27日报道:“云擎智造 工赋新元”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AI+制造”发展论坛今天在沪举行。会上,“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深度行(上海站)”正式启动,工业智算云、普惠型智算云公共服务平台、工业语料公共服务平台等重磅发布,标志着上海正以坚实步伐加速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为国家新型工业化战略注入强大动能。
“深度行”扬帆上海,精准滴灌工业转型之路
本次论坛上启动的“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深度行(上海站)”由工信部发起,通过政策的精准引导、社会资源的全面整合以及成功案例的示范推广,旨在助力人工智能技术在重点行业实现深度扎根。截至目前,“深度行”已在全国成功举办7场,吸引了超过600家企业、高等院校及科研单位深度参与,并成功促成了近50项实质性合作。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敖立在主旨演讲中系统阐释了“深度行”的宏观政策背景、具体推进路径以及上海站的详细工作规划。2025年,“深度行”走进上海,将围绕一系列核心任务有序展开。活动将致力于加强国家最新政策导向的宣贯,使制造业重点企业能够及时把握发展方向;同时,强化本地公共服务平台的赋能作用,帮助企业依托现有资源有效降低研发与创新成本。
为构筑健康的产业生态,“深度行”将着力扶持与培育一批具备鲜明行业特色的优质AI服务商。通过组织高效的对接活动,促进技术供给方、应用需求方与金融机构之间形成高效的合作匹配。同时,还将系统性地提炼并推广典型应用场景与成功经验,形成可复制的示范案例。为确保长效发展,将积极健全市区两级的协同机制,充分激发各区政府和行业主体的能动性与积极性。
为确保“深度行”真正落地,中国信通院将联合上海联通等单位,与各区政府紧密协作,共同组织政策宣讲会、供需对接会、案例推广会和专业人才培训等系列活动。根据计划,年内将实现不少于100次供需对接,并着力打造不少于50个具有行业影响力的标杆应用场景,以此全面优化资源供给,推动上海制造业的整体转型升级。
三大平台联袂发布,夯实“智造”算力与数据基石
如果说“深度行”是产业协同的“软联通”,那么本次论坛发布的系列平台,则是支撑“AI+制造”发展的“硬实力”。针对流程制造与离散制造行业在智能算力与工业数据两大核心领域的迫切需求,三大平台联袂登场,为构建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创新体系提供了关键支撑。
宝信软件基于其行业领先的宝联登工业平台,对工业智算云平台进行了全面升级。该平台面向复杂的流程制造行业,独创性地构建了包含通用基座模型、行业垂类模型和具体场景模型的三层式技术架构,并配套完善的AI工程化数据链。平台不仅建成了高达300PFlops的异构弹性算力基础设施,更打造了工业可信数据空间,形成了从基础设施、数据治理、技术架构到服务平台和应用生态的“五位一体”发展格局,为新型工业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上海联通则充分发挥其作为运营商的网络基础设施优势,推出了普惠型工业智算云公共服务平台。该平台精准服务于离散制造行业及广大的中小企业,以构建“通用、易用、可复用”的工业AI底座为目标。其创新采用“训推一体、云网协同”的技术架构,并配套“语料配方”式的安全调用与共享机制。通过推出“智算服务包”、共建产业生态等务实举措,有效降低了中小企业智能化转型的门槛。
在数据层面,库帕思创新性地打造了工业语料公共服务平台,旨在构建一个从门户、语料、标准、模型、工具到应用的“全链条贯通”工业语料生态。平台通过建设“1+5+N”的战略语料矩阵,形成了覆盖工业全领域的庞大资源池。同时,平台开发了“工业语料+”工具链,并联合行业专家制定核心标准导则,实现了“一业一方法、一业一指引”的精准指导,为AI模型的训练提供了高质量的“燃料”。
此次“深度行”上海站的启动与三大平台的发布,是上海贯彻落实国家“AI+制造”战略的有力举措。未来,上海将持续通过市区协同与政企联动,全力做好活动的承接落地,夯实智能算力与工业数据两大核心基础,为谱写中国“AI+制造”的宏伟新篇章贡献上海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