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随身WiFi有9个都会卡,真的是商家暗箱操作吗?
对于经常用随身WiFi的朋友来说,随身WiFi卡顿,应该是经常发生的事,有些随身WiFi重度爱好者,买好几个随身WiFi在用,但是依然逃不脱随身WiFi会卡的魔抓。
随身WiFi这几年在市场上的评价褒贬不一,但不管哪里都会充斥着说随身WiFi总是会卡顿的声音,很多人用随身WiFi突然变卡了,第一反应就是这个设备被商家做手脚了,那真的是这样吗?
不止是商家操作,随身WiFi卡顿的根源远比想象中复杂。
①芯片性能滞后首当其冲。市场调研显示,市面上部分产品仍采用2023年旧款芯片,面对现在的4K直播、云游戏等高带宽场景时,极易出现缓存堆积现象。
②频段干扰问题日益严重。2.4GHz频段设备密度激增,而部分低端产品缺乏5GHz双频支持,导致信号拥堵如同“早高峰的地铁站”。实验数据表明,在餐厅等公共场所,周围WiFi、蓝牙设备等干扰源能将网速拖慢30%以上。
③散热设计缺陷则是隐藏bug。测试发现连续使用3小时后,37%的廉价机型会出现温度过高引发的降频现象,内部温度甚至飙升至60℃以上110。高温导致芯片降频,网速直接打对折。
④设备连接数量也直接影响性能。实测数据显示,每多连接一台设备,随身WiFi性能就下降16%左右,同时连接3-5台设备为最佳状态。
当然,虽然不都是商家暗箱操作,但有些商家的确有一些不为人知的套路。
第1就是低价流量的陷阱。那些“9.9元包3000G”的宣传多为共享流量池骗局,用户激增时实际流量缩水80%。更隐蔽的是“夜间限速”条款,23点后网速骤降至2G水平,用户被迫购买“加速包”。
第2就是预存跑路的风险。其实一查就会发现,市场上有很多相关的投诉,主要涉及“充399元享全年”套餐。用户充值后商家注销店铺,设备变砖的案例屡见不鲜。
其实说到底,随身WiFi只能当做网络的备选方案,不能当做替代方案。如果生活中你的网络问题想完全依赖随身WiFi,那你就不得不接受它网络状况时好时坏的情况,因为即便没有上述的这些问题,设备性能好,商家也没有套路操作这些,你的随身WiFi也依然会出现卡顿情况的。
为啥?因为随身WiFi属于通信产品,它好不好用,最终的决定因素就是运营商的信号,就像我们家里的千兆宽带,要是运营商的网络出现问题了,那我们家里的宽带也会卡顿的,随身WiFi也是一样的。
所以大家使用随身WiFi时,其实不能对其有太高的网络要求,所以也没必要听各种商家的吹嘘,买很贵的设备。
对于我们日常使用,偶尔看看剧刷刷视频,选择几十块的4G设备即可,比如臻鎏随身WiFi,ASR智能芯片保障了设备的性能会比较稳定,流量套餐划算,随用随充不用预存,商家也没有套路,几十块的价格就能入手,性价比很高。
当然,如果你觉得4G的设备不行,想要更好一点的性能,那就选大品牌的5G设备,比如中兴随身WiFi5G,作为业内的老牌企业,中兴有品牌力支持,售后也会比较好一些,设备口碑也较好,只要能接受价格,也可以试试看。
所以,你的随身WiFi经常卡顿,其实不止是商家的锅,你觉得呢?欢迎一起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