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海峰的通信生活
太震撼了!太火爆了!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现场简直挤爆了!中国移动展台前里三层外三层的景象让笔者记忆深刻!投身拥挤人群只为一睹AI工业场景魅力!
AI升级工厂质检,石化大模型一键出方案,电力巡检秒变轻松,智能座舱连车家,车路云协同超带感……这哪是展台啊,分明是AI重塑工业的“实景化剧场”!
本次大会展台上,中国移动把AI+新型工业化的“家底”全亮出来了:7500多个商用案例、服务超3000中小企业、连续两年《5G工厂名录》案例数量第一、工信部绽放杯六连冠……这成绩单,谁看了都会忍不住竖起大拇指!
AI走向工业,这些场景火出圈
走进展台,我们看到第一个被围得水泄不通的便是“AI+智慧工厂”展区。笔者发现,福建航港针织的纺织瑕疵质检太绝了。过去工人盯着布料看半天才能找出一个线头,现在5G+AI扫一眼,毫米级的瑕疵都逃不掉,效率直接翻倍!
旁边的江西晶科能源光伏组件检测更猛,AI6秒就能完成一整张EL图像的检测,漏检率从人工的8%压到0.5%,这精度,简直是工业质检的“火眼金睛”!
在AI+智慧石化区域,中国石油的案例让参观者直呼“硬核”!过去『工程师』画一张顶驱电控房CAD图纸得熬5天,现在AI助手一键生成,还能自动校对;常减压装置的参数预警提前量从5分钟拉到30分钟,平稳率飙到99.9%,光循环水能耗就降了10%。
更牛的是加油站的社群营销助手,销售人员只需对着手机说句“推今天的优惠”,AI立马生成多种风格的文案,连大爷大妈都直呼太简单!
再来到AI+智慧矿冶展台,笔者觉得,内蒙文玉煤矿的演示让人觉得有趣又直呼安心:井下1000米,AI摄像头24小时盯着,刮板机危险区有人靠近?1秒报警,智能体直接调度皮带停机、通知撤离,应急处置从10分钟砍到3分钟!
河北河钢邯郸展示内容同样精彩,80多个安监场景全靠AI盯着,违规事件少了30%,安全员写报告从小时级缩到秒级,人力成本砍半,这才是“安全+效率”双丰收!
站在AI+智慧电力展区,笔者发现云南华能光伏电站堪称“智能劳模”。5G无人机+『机器人』️巡检复杂山地,AI知识图谱精准定位热斑、隐裂,厘米级误差;光伏板还会“看天吃饭”,根据光照自动调倾角,发电量硬生生提了2.1%,一年多赚590万!
笔者还看到,“AI +高标准农田”展区前人头攒动。针对河南兰考农田灾害预判难等痛点,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实时回传虫情、苗情等四情信息,AI提前预警让单产提升10%。智能灌溉结合降雨预测节水20%,AI配肥方案节肥10%。农户手机提问后立即就能获得农技方案,还能预测粮价助增收。
数智化治理与生活展区,也很哇塞
离开数智化生产展区后,数智化治理和数智化生活区域的展示大屏,也吸引了笔者的注意。
在AI+视联网展区,笔者看到,贵州黎平县平安乡村项目聚焦县委政法委乡村基层治理领域,针对当地乡村安防能力薄弱、村民道路安全意识不足、老人小孩关怀欠缺等实际问题,依托中国移动视频监控、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部署了重点区域公共监控、村口人车管理、水库池塘防溺水、劝导站安全劝导及数字综合治理等服务内容。该项目有效满足了巩固乡村安防、强化道路安全意识、提升综治效能的需求,目前已在该县12个乡镇、158个村完成应用部署。
据介绍,中国移动视联网基于视频专属加速网,汇聚广泛视频连接,实现视频云端联网,可赋能生活、生产、治理等多个领域,是一种新型信息化服务。其融合AI与大模型技术,打造多元化视联网场景应用,以“AI+”创新驱动行业数智化转型,助力实现信息高效流通与业务深度融合。该AI+视联网方案当前主要聚焦视频监控、视频会议及视频调度领域,通过千里眼“慧看”、云视讯“慧记”、和对讲“慧管”等产品,为客户提供监控、会议、对讲等服务,已在餐厅、乡村、教育等多个行业场景成功落地应用。
数智化生活展区呈现的人工智能应用,绝非理论层面的“纸上谈兵”,而是已深度融入大家日常生活中了。
比如在AI智能座舱体验区,深蓝汽车展示的车机系统充分体现了技术的生活化赋能:借助单张SIM卡即可实现手机、车机与家用设备的互联互通,语音指令“回家”即可触发车库灯光自动开启、室内空调提前调温等联动场景。
这一体验背后依托的是中国移动“三智”体系的支撑:涵盖74家车企、6600万车联网连接的智联底座,服务1800万车主的智舱生态,并已与30余家车企合作,搭载150款车型,以及无锡试点中1700个路口交通信号实时上车的智城方案,让人工智能真正融入日常生活,传递出技术应有的“烟火气”。
凭什么规模落地?三大底气彰显实力
中国移动的AI方案为何能够实现这么多的成功案例?现场工作人员表示,中国移动在工业领域实现人工智能的深度应用,并非依赖单点技术展示,而是依托扎实的“全链条能力”体系 。
其一,构建“硬核技术底座”。依托全栈国产化生态平台,实现云、网、算一体化部署,全面覆盖工业智算资源供给、数字孪生工具支撑等核心环节。以福建『宁德时代』质检线为例,通过5G专网与AI算法的产线级深度集成,企业无需自行组建技术团队,即可直接实现智能化升级,大幅降低应用门槛。
其二,具备“规模复制能力”。7500余个商用案例的积累,得益于标准化体系与安全防护体系的完善构建。例如山东海尔“灯塔工厂”的成功经验,可快速复用于福建纺织、江西光伏等不同行业场景。凭借工信部“绽放杯”六连冠、《5G工厂名录》案例数量连续两年第一的行业认可,其跨领域复制能力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其三,深耕“行业场景适配”。针对不同领域打造的AI模型均植入深度“工业基因”:通过创新实践,煤矿领域模型已深度融合170余项安全规程,石化模型完成3000亿参数训练,电力模型则充分整合专家经验沉淀。以广东顺威精密空调风叶质检为例,AI系统可精准识别“缺角”“划痕”等行业专属瑕疵类型,无需企业额外投入培训成本即可高效应用。
笔者观察:从展台热到产业深,AI硬实力加速数智化落地
其实,此次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中国移动展台的火爆,绝非偶然流量现象,而是中国移动政企业务深耕AI工业化的实力印证。这场“里三层外三层”的盛况,恰是AI从实验室走向产业一线的生动注脚。
从纺织瑕疵检测效率翻倍提升到煤矿应急响应压缩70%,从光伏电站年增收590万到农田单产提高10%,这些具体AI成果彰显其早已跳出“技术炫技”,转向“问题导向”的场景深耕。
中国移动的AI核心竞争力源于中国移动全链条能力的构建,其全栈国产化云网算底座打破技术壁垒,超 7500个商用案例的规模复制经验降低行业门槛,深植“工业基因”的垂直模型精准破解痛点,让中小企业低成本拥抱AI。
随着“BASIC6”科创计划推进和2025规模化落地规划,中国移动正以硬实力,推动AI从“概念热”走向“产业实”,为传统产业升级注入持续动能。乘风而上,智改数转!属于中国移动与工业领域的这场“AI约会”,才刚刚开始,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