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水冷器投用以后,空冷器的全天平均温度从49℃普遍降到35℃左右,最高温度也是从58.7℃,一路降到40℃左右,全天平均温度和最高温度均低于45℃,控制到了指标范围以内。”近日,潞安煤基清洁能源公司费托合成厂技术员贾彦恒指着面前的空冷器关键指标曲线图兴奋地说。
费托合成是煤制油工艺的核心环节,而费托油气空冷器指标是制约费托合成装置高负荷运行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设计要求,油气空冷器后温度需要控制在45℃以下,但近年来在装置的实际运行中,最高温度甚至超过了60℃。高温不仅导致部分轻组分产品无法正常冷凝、回收,导致系统转化率的下降和原料气的浪费,部分轻组分还会顺着尾气进入下游设备,引发下游设备运行故障。
针对这些问题,煤基清洁能源公司费托合成厂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科学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实施了费托合成单元油气空冷器降温优化改造工程,即在原先空冷器的基础上,新建一套水冷装置,实现空冷与水冷并联同时运行。目前,整个工程施工进度已经完成了90%,剩下一些施工尾项;流程已经全部打通,并于7月初投入试运行,目前正在收集数据进行后续的效果评价工作。煤基清洁能源公司费托合成厂党支部书记、厂长吕瑞东介绍。
随着水冷器的投用,费托油气空冷器指标得到了明显改善。工作人员说,这些指标的变化反映到系统的运行上,最直观的就是原料气转化率的提升,水冷器投用前转化率在91~92%之间波动,水冷器投用后提升到93%以上。吕瑞东称,随着费托合成单元油气空冷器降温优化改造工程的投用,不仅一举攻克了空冷器后温度偏高的难题,提升了原料气的利用率和轻组分油品回收率,还同步消除离心压缩机故障、设备泄漏着火等重大安全隐患,为装置长周期高效运行筑牢根基。
文 / 李东臻 通讯员 崔凯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