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南方湿热地区,白蚁不仅是建筑的“隐形杀手”,更是水利工程安全的巨大威胁。因白蚁侵蚀造成的堤坝隐患乃至溃决风险,损失难以估量。如何精准、高效地守护堤坝安全?智慧监测探测技术正成为关键答案。
01
堤坝:白蚁侵蚀的“高危区”
环境契合: 堤坝多位于南方水网地带,土壤常年湿润、温度适宜,为白蚁(尤其是黑翅土白蚁、黄翅大白蚁等土栖性种类)提供了绝佳的筑巢与繁殖环境。
结构隐患: 堤坝内部结构复杂,土体深厚,白蚁巢穴深藏其中,传统人工巡查难以早期发现。其挖掘的纵横交错的蚁道和大型巢腔,会严重破坏堤坝的密实性和结构稳定性。
后果严重: 白蚁活动导致的管涌、渗漏甚至局部塌陷,是汛期堤防溃决的重要诱因之一,一旦发生,后果不堪设想。
02
传统防治痛点:效率低、预警难
人工巡查: 依赖经验,效率低下,发现蚁害时往往已造成结构性破坏。
化学灌浆/诱杀: 存在污染环境风险,且难以精准定位巢穴,效果不稳定。
缺乏预警: 无法实时掌握堤坝内部白蚁活动状态,被动应对,成本高昂。
智慧监测探测方案:构筑堤坝白蚁防控“金钟罩”
针对堤坝白蚁防治的痛点和特殊性,基于物联网、AI、地球物理无损探测和大数据的堤坝白蚁智能监测探测综合防控方案应运而生,提供全时域、无死角的精准防护。
实时在线监测:在堤坝关键断面及易害区域深度部署智能传感器网络;实时采集土壤温湿度、震动等关键环境及活动指标;7x24小时不间断监控,替代低效人工巡查。
AI精准预警:利用AI算法对海量监测数据进行智能分析,识别白蚁活动特征信号;自动判别白蚁种类、活动强度及潜在危害区域;生成早期风险预警,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高效精准诱杀(可选/辅助):结合探测情况,在精准定位的高风险区域部署诱捕装置;高效诱集目标白蚁;实现精准、低剂量、低污染的靶向清除,大幅减少药剂使用。
数据驱动决策:建立堤坝白蚁活动数据库,进行长期趋势分析;为管理者提供科学依据,优化防治策略和资源分配;评估防治效果,实现长效管理。
堤坝白蚁监测探测综合防控方案:防患于未然
经过长期的技术深耕与实际应用验证,我们的堤坝白蚁智能监测探测产品已在数十座重要水库、江河堤防成功部署(如下图所示)
早发现、早处理: 变被动应对为主动防控,大幅降低溃坝风险。
精准高效: 减少盲目施药和无效巡查,显著提升防治效率,降低成本。
科学管理: 为堤坝安全运行提供数字化、智能化的决策支持。
绿色环保: 减少化学药剂依赖,保护库区及周边生态环境。
白蚁对堤坝的侵蚀是长期而隐蔽的威胁。借助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的堤坝白蚁智能监测探测体系,如同为堤坝装上了“透视眼”和“预警哨”,实现了从“看不见、管不住”到“看得清、防得准”的转变,为守护水利工程安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筑起一道坚实的“智慧防线”。科技赋能,让堤坝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