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记者 毛宇
7月26日,上海沙美大楼的百年穹顶下迎来了一场特殊的影像对话——“一百年 一眨眼”小米徕卡影像大赛特展正式开幕。这座始建于1921年的百年老建筑,与当下记录在光影中的百余幅摄影作品完成了一次跨越时空的碰撞。
开幕活动上,小米徕卡影像大赛评委、著名摄影家吴家林、严明,知名徕卡相机收藏家苏彰德夫妇,徕卡奥斯卡·巴纳克摄影奖(LOBA)获奖摄影师黄京、乐子毅以及入围摄影师牛童,徕卡M11合作摄影师李亚楠,历届小米徕卡影像大赛获奖者、影像爱好者及小米汽车UltraClub车主会员等人参与活动。
小米集团副总裁兼首席营销官许斐在开幕式上分享了小米与徕卡4年的合作历程。一百年前,徕卡I型相机的诞生,让摄影走向街头,走向大众,开启了大众摄影的时代,让无数普通人得以用镜头捕捉世界的真实与动人。
“过去四年,是小米与徕卡强强联合、深度共创的四年,我们在这四年间陆续推出了20余款合作机型,共销售数千万台,让用户有机会体验徕卡的影像魅力。”许斐表示,其中四代影像旗舰深受影像创作者的喜爱,尤其是第一代12S Ultra带来的原汁原味徕卡影调直接俘获了众多徕卡粉丝的心。小米的目标,是将徕卡沉淀百年的光学智慧、对影像美学的极致追求,突破传统相机的物理界限,浓缩进移动设备中。
此次小米徕卡百年影展主题是“一百年 一眨眼”,展览展出了四届小米徕卡影像大赛的优秀作品,聚焦当下社会不同职业、身份、年龄的人群的生活面貌和情感表达。
步入沙美大楼一层展厅,最先映入眼帘的不是宏大叙事,而是多组记录人间烟火的作品:过年时,鞭炮燃尽、烟雾缭绕,楼与楼之间的灯光“打在”人身上,舞台就有了;狗狗与女儿依偎在一起,将眼睛露出镜头,是爱与眼神的交流;他将面包屑扔向空中,看这、那的海鸥争相向他飞来…… 这些由普通用户用小米手机拍摄的画面,记录着拍摄者当下的心境,影调中透着徕卡标志性的高对比度。
展览现场,一位来自捷克斯洛伐克的摄影师黑白色系的作品——《Chap先生,一个小丑的生活》吸引现场参展人员的驻足围观。“这是我的一位好朋友,他的职业是在马戏团扮演小丑,我用小米14Ultra记录了他最真实的生活。”该摄影师向《IT时报》记者分享自己创作时的心路历程,他选择用黑白色调作为记录,因为可以在视觉上起到更震撼的效果。“他人生绝大部分时间都住在自己的房车上,他有很多情绪,在镜头下也经常害羞,但他却将自己生活里最真实的一面展现在我的镜头下。”
据记者了解,此次小米徕卡影像大赛曝光量上亿,共计收获了数百万张的参赛作品。
徕卡百年,记录了无数改变世界的“决定性瞬间”;而小米影像,让每一位普通人,都能在日常生活的“一眨眼”间,捕捉到属于自己的那份真实与感动。
此次活动,小米还充分利用沙美百年大楼的外立面做了巨幅的小米影像水印。建筑上的每一扇阳台窗户都是一张小米影像的照片,共计100张,大楼的外立面上的3块LED屏,随时间的流逝不停切换照片,让人感受到时间的珍贵。
小米与徕卡的携手并肩,使百年徕卡的光学积淀,突破了相机的物理界限,浓缩在小小的手机镜头里。让摄影作品告别数码味,回归到独特的光学味,开启了移动影像光学时代。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也在微博中表示,小米和徕卡未来也将一直是紧密的合作伙伴,他也有信心小米16Ultra将会是移动影像的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