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石嘴山市国土资源)
近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贺兰山石炭井退化草原修复项目实施迎来重要环节
——无人机飞播草种作业。这一科技与生态修复深度融合的实践,不仅为这片退化草原注入“绿色动能”,更是推动区域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一步。
石嘴山市大武口区贺兰山石炭井退化草原修复项目于
2024
年
9
月取得立项批复,草原修复总面积
1.1
万亩,项目因地制宜采用“穴状点播
+
撒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退化草原修复,六月已全面完成人工点播工作。七月下旬我市进入雨季,
为飞播草种创造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为确保草种能在干旱、寒冷的山地草原环境中扎根成活,项目选择抗逆性强的大籽蒿、沙米、蒙古冰草、沙打旺和紫羊茅等植物种子,合理配比微生物有机肥、锯末及种植土等成分制成种子包衣,既保证营养供给,又能提高种子在复杂地形中的存活率,掺拌后通过无人机精准撒播至修复区域。
无人机预设航线
与传统人工播种相比,无人机飞播具有显著优势。单台无人机单日可完成
2000
余亩的播种任务,是人工播种效率的几十倍,且能轻松跨越山地、沟壑等复杂地形,大幅缩短了播种周期,在最佳播种期内完成大面积作业。同时,无人机可通过精准定位系统,按照预设的航线和播种密度进行作业,确保草种均匀分布,避免了人工播种可能出现的漏播、重播等问题,提高了种子的利用率。
下一步,我局将持续强化对项目区管理,密切跟踪草种生长动态,通过监测样地数据对比评估修复成效。同时,总结此次无人机飞播经验,为后续生态修复项目提供参考,让科技力量持续为贺兰山生态保护与修复注入新活力,助力退化草原逐步重现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