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竹节草”裹挟着狂风暴雨直扑浙江沿海。随后,堪察加海域8.8级地震引发的海啸预警也传至东海之滨,这让浙江沿海通信网络迎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浙江移动提前响应、闻“汛”而动,积极部署防汛抗台保障工作,全力筑牢通信“防护堤”。
在舟山,面对8号台风“竹节草”的严峻考验,浙江移动通信保障队伍闻“汛”而动
在舟山岱山,浙江移动工作人员开展衢山--嵊泗海缆中断排障
7月30日早晨,今年第8号台风“竹节草”(热带风暴级)的中心在浙江省舟山市朱家尖岛沿海登陆,舟山局部地区出现大到暴雨,浙江移动舟山分公司于29日16时启动Ⅱ级防汛应急响应,打通灾前预防、灾中抢修、灾后恢复的全流程保障。提前预埋油机,紧急增调配70KVA油机车,自主创新组装应急式OLT设备强化家集客业务应急保障;完成低洼站点、岛际微波线路、塔桅及美化天线、海缆登陆点等隐患排查整治;依托“应急指挥平台”进行“大、小屏”实时联动调度,精准指挥,高效执行分级抢修策略,有效缩短用户故障影响时长,最大限度保障网络畅通。
在宁波,浙江移动工作人员积极部署防汛抗台保障工作。
在宁波,受台风"竹节草"影响,宁波地区出现暴雨到大暴雨。浙江移动宁波分公司于30日5时启动Ⅱ级防汛应急响应,联动市防汛防台指挥部,及时获取台风动向,密切关注大面积停电、道路塌方、城市积涝等引发的基站受淹等次生灾害,确保第一时间响应;建立抢修指挥中心,高效调度一线抢修工作,通过数智化手段,以机房等级和传输环路为基准,根据受影响用户数对站点相对环路的重要程度,做好分级抢修,降低用户故障影响时长。
在余姚河姆渡山区,浙江移动工作人员在雨棚下修复光缆。
极端天气导致部分通信基站出现进水、停电等险情。其中,在象山县,30余名技术骨干组成应急抢修队,调配抢修车辆及专业设备赶赴受灾一线。在台风影响严重的区域,抢修人员冒着狂风暴雨,涉水抢修受损设备,及时更换故障组件恢复通信。在余姚河姆渡山区,狂风暴雨导致通信光缆被刮断,移动基站传输及家集客业务陷入中断。在茂密的竹林中,宁波移动队员们头戴黄色安全帽,身披雨衣,在临时搭建的蓝色雨棚下紧张作业,最终成功恢复了通信保障。
在绍兴新昌县,抢修队员们遇到塌方,肩扛百余斤燃油发电机前行。
在绍兴新昌县,城南片区电力中断,双彩黄金岛高速重保基站因断电退服。浙江移动新昌分公司网络抢修队闻讯而动,携应急装备疾驰现场。在途中,遭遇山体塌方阻路,抢修队员们毫不迟疑,肩扛百余斤燃油发电机,经过数小时顶风冒雨的艰难跋涉,黄金岛基站被重新激活,通信信号全面恢复。
在桐乡,浙江移动的抢修人员涉水前行。
在嘉兴桐乡,梧桐街道东方红村机房外已是一片汪洋。道路积水成河,水位没过了移动网络抢修人员的膝盖。他们身着醒目的荧光雨衣,手提抽水机,毅然踏入水中,步行30多分钟,奔赴机房进行紧急跳纤工作。
在嘉兴海盐,移动人走进避灾安置点积极做好信号保障、志愿者服务。
7月29日23时左右,海盐开发区紧急转移800位安置人员到避灾点,嘉兴移动迅速配合修复好避灾点的无线信号,经过1小时47分钟的紧急处理,完成避灾点无线信号故障修复,为抗台转移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在武原街道避灾安置点,嘉兴移动带着避灾物资及流量礼包后提前到达现场进行志愿服务。针对安置点人员秩序及工作调度管理困难的问题,工作人员通过和家亲平台+移动看家方案快速安装,协助2个安置点现场综合管理,有限缓解了现场服务压力。
截止发稿时,浙江全省移动网络总体运行平稳,重点保障防汛指挥中心、各级政府等281个场景,累计出动抢修人员1069人次,抢修车辆566辆次,配合政府发送应急短信2475.80万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