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深夜23:32,佛山发了一条公告,说要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响应。
相信很多人最近都被基孔肯雅热的消息刷屏了,现在又是三级响应,又是全城灭蚊子,搞得还挺紧张。
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II级响应”又是什么意思,别以为是突然冒出第一例病例才叫“突发”,压根不是这么回事。
这更像是疫情严重到一定程度,突破了某个临界点,政府觉得必须得升级防控措施了,才拉响这个警报。
就好比家里漏水,刚开始滴答几滴可能没人当回事,等水漫到客厅了,肯定得赶紧找水电工来修。
这三级响应大概就是“水漫客厅”的程度。
根据公开报道,7月8号,顺德区监测发现该病例,直到7月15号,顺德卫健局才第一次正式通报,说累计有478个确诊病例,主要在乐从、北滘、陈村几个镇,好在都是轻症。
那时候大家才知道,哦,原来有这么个传染病在悄悄蔓延。
接下来的发展就有点快了。7月28号那天,光顺德、南海、禅城、三水四个区就新增了449例;7月29号,顺德新增408例。
较早前公布的累计病例已经超过4000例了,但是现在官方没再公布具体总数,善意地估计,毕竟有些病人可能已经出院了,数据不好统计了,这也能理解。
正因为病例数涨得厉害,7月30日深夜,佛山才宣布启动III级响应了。
可能有人要问,这三级响应到底有多严重?我特意查了资料,在应急响应里,四级是最轻微的,一级最严重,三级就是“中等偏上”的程度。意思就是这事不小了,需要全市各部门联动,但还没到封城停课的地步。
现在政府使出的杀手锏叫“七天灭蚊攻坚战”,从7月31号到8月6号,全市32个镇街要搞地毯式消杀。
具体有一个“三六九等”方案:
❶近7天有10例以上的“高风险区”,每天早晚各喷一次药;
❷出过病例但少于10例的“中风险区”,重点消杀;
❸没发生疫情的“安全区”,也要把环境卫生搞干净。
政府还特别强调,居民自己也得行动起来,家里要装纱窗、挂蚊帐、点蚊香,这些老办法都管用,还总结了个“七天七招”:点蚊香、挂蚊帐、装纱窗、清积水、清垃圾、涂驱蚊液、早晚集中灭蚊。
说白了就是从防到杀,全方位跟蚊子较劲。
可能有人会说,至于这么大张旗鼓吗?其实还真有必要。
基孔肯雅热虽然大多是轻症,但得了之后浑身骨头疼,据说跟“断骨”似的,而且这病是靠蚊子传播的,不把蚊子管住,病例就没法控制住。
不少居民反映,这阵子灭蚊之后,蚊子确实少多了,有的地方甚至基本看不到蚊子了。
这说明只要下功夫,蚊子再多也能治得住。
但奇怪的是,新闻里从来不提这些成效。估计是怕大家松懈,毕竟还有不少卫生死角没清理干净,万一放松警惕,蚊子可能又卷土重来了。
现在不光佛山,周边的广州等地也在加码灭蚊防病措施。毕竟蚊子可不会认行政区划分,这边杀干净了,那边没管好,过两天可能又飞过来了。
官方今天发的新闻有点太复杂了,都紧急响应了,又是“统筹协调”又是“精准施策”,看得云里雾里。
让老百姓看一眼就明白什么不好吗?还不用浪费大家时间。
其实核心就一句话:现在疫情还在发展,要启动三级响应,要“攻坚”。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接下来这七天是关键,普通老百姓能做的,就是配合政府行动,把家里的蚊子孳生地清理干净,出门做好防护,别给病毒传播留机会。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