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0日,高德与深圳市龙岗区联合宣布“空中高德”项目正式启动,双方将共同建设一个覆盖全业务场景的低空经济示范区。据悉,该项目的目标在于达成对龙岗区388平方公里范围内、600米以下空域的精细化、智能化管控,确保安全巡检、应急消防、物流配送、载人观光等不同类型的飞行器能够在高密度场景下有序运转。
智能制造网梳理发现,自2025年以来,各地为加速推进低空经济发展和不断拓展低空应用场景,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并积极落实场景应用。以广东省、四川省、海南省为例:
广东省作为我国低空经济发展的先行区,汇聚了全国逾30%的低空经济产业链企业。数据显示,广东消费级无人机在全国的占比达90%,在全球的占比超70%。目前,广东省已构建起以广州、深圳、珠海为核心联动发展,东莞、佛山、中山等城市协同共进的全新格局。这些城市依托自身在航空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领域的产业优势,不断推动低空经济产业链上下游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
7月31日,深圳市发改委制定深圳市低空基础设施高质量建设方案(2024—2026年)(简称《建设方案》)。《建设方案》提出,到2026年底:建成“1+5+4”(低空经济大科学装置1个、低空经济运行试验区5个、测试场4个)低空经济总部研发测试总体布局;建成10个低空经济产业园区和2个特色产业园区,覆盖技术研发、生产制造、营销展示等业态;建成10个低空经济产业园区和2个特色产业园区;建成全球首个低空智能融合系统(SILAS)等。
7月30日,大湾区首条跨城超长无人机物流航线正式开通,为珠海打造“天空之城”奠定了基础。据了解,本次飞行跨越珠海、中山、广州三个城市,既高效完成了生鲜运输工作,还同步完成了医疗检测样本的往返运输任务。值得一提的是,本次飞行是物流复合翼eVTOL航空器在大湾区的首次城际长航程飞行,成功打通了“广珠低空通道”。
7月3日消息,广东东莞市发布2025年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机会清单。该清单共37个具体场景,涵盖安全保障、货运物流、公共服务、消防救援、应急救援、气象监测、低空测绘、农林生产、电力巡检、航空消费、低空培训、低空维修等12个维度。
近年来,四川省依托其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积极布局低空经济,推动航空制造、通航服务、无人机应用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特别是成都、绵阳等城市,凭借其在航空、电子信息等领域的产业基础,已成为四川省低空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
2025年5月,四川省发布《支持低空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简称《若干政策措施》),涵盖16项具体举措,“真金白银”支持低空经济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提出,支持运输机场完善通用航空功能,对运输机场增设保障通用航空业务发展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按照项目可研批复估算投资的10%给予省级财政性资金一次性补助,最高补助金额不超过500万元;支持低空整机装备攻关,支持企业攻关高原型通用飞机、支持企业攻关大中型无人机、载人eVTOL、飞行汽车、丘陵山区低空飞行农业装备等整机产品,按项目投入的30%给予财政资金支持,最高不超过2000万元......
随着政策的逐步放宽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海南省在低空旅游、通用航空、无人机应用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果,低空经济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
近期,海南省为释放低空经济发展活力,培育低空经济新增长点,推动海南低空旅游高质量发展,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低空旅游目的地”。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组织开展了《海南省低空旅游发展规划》比选,重点任务为构建科学合理的海南低空旅游空间发展格局,谋划低空旅游产品业态创新,加快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基础设施配套,加强品牌营销推广。
当下,各地在低空经济发展上多点开花,从政策扶持到场景落地,从产业融合到技术创新,均取得显著进展。
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正展现出巨大潜力。未来,随着更多地区的积极参与和持续探索,有望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更完善的低空经济发展格局,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